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910字。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3)
  论述类文本阅读-时评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今天的中国,差不多每年都有一个引起全世界共同讨论的文化热点。2019年的话题,无疑是中国动漫电影《哪吒》以及它引发的读书热潮,中文读者热衷讨论的是票房,而太平洋另外一边的读者则关注哪吒的形象与性格。看着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反馈和评价,不禁令人想起之前类似的作品,如白蛇传、七夕、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神话传说改编的图书、影视产品所遇到的跨文化冲突。
  ②如何通过中国神话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众所周知,神话是一个民族在精神发育初期的文化叙事,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于世界万物的最初想象,也是对于人类自身在世界中位置的最初设计、安排。以《山海经》为例,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夸父逐日、女炳补天、愚公移山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神话外,还有大量的山川、河流、草木以及鸟、兽、龙、蛇等中华民族宗教信仰的图腾出现,它是中华文化中对于人的来源、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价值观层面诸多问题解答的起源。可以说神话和传说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最早的、最浪漫的表达。在阐释中国核心文化价值,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善用流传几千年的中国神话、中国传说,有意识地放大和挖掘中国文化中独有的元素,往往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这和不同读者群所生活的宗教、语言文化区密切相关。当今世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文化区,即中华文化区、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在每一个文化区内,都有宗教信仰、历史传统、语言规范所构成的一个文化意义系统。还以万物起源论为例,中华文化区内,基本上认同“气"构成万物之说,而基督教文化区则普遍接受上帝造万物的观念。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与万物是平等的,而且在“气"的这个层面上,还是互通的。金、木、水、火、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按照属性对于世界万物的归类,五种元素之间的相生相克深入人心。所以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普遍接受用菊花泡茶清热、食用莲子解毒等做法,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就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与中华文化圈的人相比,基督教文化中的山川草木根本不能与上帝相比。因此中华文化中的这些理念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就会遇到深深的隔膜,这种隔膜有的是宗教层面的,有的是传统形成的,有的是不同语言规范所带来的。
  ④所谓世界表达就是要超越甚至穿透这种隔膜。笔者长期关注和追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外读者、观众中的反馈情况,发现了许多跨文化传播的鲜活案例。比如许多欧美读者无法理解中国传说中白蛇的爱情故事,因为蛇的形象本身就令人退避三舍;许多读者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但是不理解两人最终结局为什么要化成蝴蝶?蝴蝶可是生命短暂而又脆弱的生物啊。这些都是跨文化传播所带来的难题。
  ⑤中国神话的世界表达还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在,中国的一切都备受世界瞩目。因此,一个大国的文化心态就应该是胸有千壑,笔下通神,有意识地从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积累中汲取营养,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形式,用世界不同宗教、语言文化区人们能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神话和传说改编的应有之义。
  (摘编自《向世界讲述中国神话》,《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的读书热潮被中国的动漫电影《哪吒》带动,但中外读者关注的重点不一样。
  B.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祖先对世界万物的最初想象,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最好的表达。
  C.中华文化的理念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隔膜,其隔膜有宗教、传统和语言等类型。
  D."世界表达"就是要超越甚至穿透中华文化理念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隔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向世界讲述中国神话"展开论述。
  B.文章开篇以《哪吒》引出神话传说改编的图书、影视产品所遇的跨文化冲突的话题。
  C.文章第二段中列举了《山海经》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论证中国神话传说的博大精深。
  D.文章结尾收束全文,作者对"中国神话的世界表达"充满希望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善用中国神话传说,挖掘中国文化独有元素,那么"世界表达"效果更佳。
  B.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已经融入中国人日常生活,这是基督教文化区无法达到的。
  C.外国读者不能理解"白蛇爱情"和"梁祝化蝶",主要是因跨文化传播所遇到的隔膜。
  D.只要有意识汲取中华文化营养,用世界喜闻乐见的方式,就能改编好中国神话传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美媒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发新冠肺炎的冠状病毒正在发生变异,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会突然变得更加危险,据美国《大众科站3月25日报道,住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家内森•格鲁博说:“这种病毒变异或演变的速度并不出人意料,这完全符合我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