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3910字。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第II卷(表达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4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醒来时,已经大天亮了。有人敲我的门,一边敲一边叫。
“什么事?”我大声问。
“有船出事了,就在跟前儿!”
我从床上跳起来,问,“什么船出事了?”
“一条二桅帆船,从西班牙来的,再不就是从葡萄牙来的,船上装着水果和酒。海滩上的人都认为。它随时都会撞得粉碎。”
这个惊慌的声音顺着楼梯嚷上去;我要多快就多快,胡乱把衣服穿上,跑上了大街。
好些人已经跑在我前面,他们都朝着一个方向跑,朝着海滩跑。我也朝着那儿跑,赶过了好些人,很快就来到狂乱凶暴的大海面前。
顶到那时候,风势可能稍稍弱了一点儿,海却由于又有整整一夜的骚乱翻腾,比我昨天最后看见的,更使人不胜恐怖。只见海上所表现的每一种景象,都呈现了腾涌起涨的声势;浪头一个高过一个,一个压下一个,犹如千军万马,一眼望不到头,漫天匝地,滚滚向岸而来,真正可怕到极点。
在风涛喧豗、难以听到其他声音的情况下,一个半身赤膊的船夫,紧靠着我站着,用光着的胳膊,往左边指去。这样,哎呀,我的天啊,我才看到了那条船,就在我们前面不远!
一支桅杆从离甲板六七英尺高的地方折断了,耷拉在船帮上,和乱糟糟的帆、索缠在一起。一个大浪,打在翻滚的破船上面,把甲板上的一切,一扫而光,把人、桅杆、酒桶、木板、船舷,一堆一堆像玩具似的东西,统统冲到沸腾的激浪之中去了。
听见有人解释说,一个小时以前,救生船就已经配置了船员,但却任什么也做不了;又没有人肯豁出命去,带着绳子,凫过水去,叫破船和岸上取得联络。因此就再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正在这时候,我注意到,人群中又激动地骚乱起来。我于是看到人们往两旁一分,海穆拨开众人,从人丛中一直来到前面。
我跑到海穆跟前,用双手抱着他,往后拽他,我央求刚才和我谈话的那些人,不要听他,不要存心让人送命,不要让他离开海滩一步!
岸上又发出一片呼喊;我们往那条破船看去,只见那块残酷的破帆,一阵一阵狠扑猛打,把靠下边那个人也打到海里去了,而唯一留在桅杆上那个人,像是在空中乱飞乱舞。
那条破船,即便在我这毫无经验的人眼里,也都可以看出来,正在崩裂分散。我看到,它正拦腰裂成两半,而孤零零地抱在桅杆上那个人那一条命,已经危于千钧一发。但是他仍然紧紧抱着桅杆不放。他戴着一顶样式特别的红帽子——不像水手戴的那种,他挥动他那顶帽子,我觉得我简直要疯,为那种动作,让我想起来,那个人原来是我过去一度亲密的朋友。
海穆孑然而立,目注大海,身后是屏声敛气的寂静,眼前是震耳欲聋的风浪。于是,来了一个巨大的回头浪,他向后往拉着缠在他身上的绳子。那几个人看了一眼,跟在回头浪后面,一头扎到海里,跟着就和浪搏斗起来:他随着浪,一会儿升到浪的顶峰,一会儿沉到浪的谷底,一会儿埋在浪沫的中间,于是又让浪向岸带回。他们就急忙把他拖到岸上。
他受了伤。我从我站的地方,看见他脸上有血,但是他却一点也没把那个放在心上。他好像匆匆地对那几个人作了些指点,让他们把他放得更松一些——我从他挥动胳膊的动作上看,也许是那样——于是又像刚才一样,投到海里去了。
这时他朝着破船冲去,随着浪一会儿升到浪的顶峰,一会儿沉到浪的谷底,一会儿埋在峥嵘的白色浪沫下面看不见了;一会儿被送向岸边,一会儿又被送向船边,一直艰苦而又勇猛地搏斗。这一段距离,本来不算什么,但是狂风和怒涛却使这种搏斗成为生死斗争。后来,他终于挨近破船了。他离船近极了,只要他再使劲泅一下,就能抓到船了,——但是就在那一刹那,一个像半面小山的绿色大浪,从破船外面,冲着岸卷过来,他仿佛竭尽全力猛一蹿,蹿到了浪里,而那条船也不见了!
当我跑向他们收绳的地点时,我看见他们把他拖了上来,但他已经没有知觉了。他那颗侠义高尚的心,永远停止搏动了。
(节选自《大卫•科波菲尔》)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节选的这一段重点表现了海穆在风大浪高十分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下海去救遇险的帆船上紧紧抱着桅杆的绝望的旅客的故事。
B. 从“我从床上跳起来,问,‘什么船出事了?’”这一细节来看,我对于“有船出事了”这一消息十分关注,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C. 我为了看出事的船跑到大街上,“好些人已经跑在我前面”,说明这些人比我还关心出事的船,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不是一条普通的商船。
D. 小说作者用“他那颗侠义高尚的心,永远停止搏动了”一句,既交代了海穆确实已经死了,也高度赞扬了为救人而献出生命者的精神境界。
2.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从“我”醒来到海边,见到海难的情景,尤其是见到海穆去救人的过程,都是“我”眼中事,这就更具真实感。
B. 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通过“他挥动胳膊的动作”“一会升……一会沉……一会埋……”等细节描写表现出海穆勇敢献身的精神。
C. 作者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写出了这样一个渔民形象:他外表笨拙羞怯,为人木讷憨厚,没有受过教育;但他有着高尚的灵魂和金子般的心。
D.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已准备好了救生船,但“没有人肯豁出命去”把绳子拴到破船上和海穆的行为比照,把海穆救人一事更凸显出来。
3.本文写海穆去救人时,在环境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4.文中画线的句子,与下面另一版本的译文相比较,有哪些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另一版本译文:它那时所呈现的每一形态,都具有膨胀的意味;浪头一个一个地腾起,一个高似一个,一个压低一个,以无尽的数量滚滚而来,那势派是极端惊人的。
5.填空:《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 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的代表作,小说前面的情节是:大卫•科波菲尔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大卫从小和母亲 、善良的女仆 相依为命。天真无知、不知人世险恶的母亲被冷酷阴险的 先生哄骗,改嫁给他。大卫遭到继父的虐待,被送进寄宿学校……作者描写了大卫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5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本题共6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陬邑。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