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50字。
八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 2021年9月23日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由于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至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不能够感觉到的。当我们伫立在扬子江畔,盘huán在黄河岸边,想到它们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泄万里的磅礴之势。面对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道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间或是人生最有乐趣的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伫立( ) 盘huán(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B.由于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人的存在,离不开美的存在。
C.由于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D.这种对“美”字来源解释的共同趋向,使得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3.文中划波浪线的四个词语,蕴含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应修改为。(2分)
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5.古诗文积累与运用。(7分)
(1)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2)□□□□□□□,芳草萋萋鹦鹉洲。□□□□□□□?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何夜无月?□□□□□?□□□□□□□□□□。(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曹操《龟虽寿》中表现诗人虽然到了晚年,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的句子是:□□□□,□□□□。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8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B.虽乘奔御风(即使)
C.负势竞上(背着) D.望峰息心(平息)
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 空谷传响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任意东西
8.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2分)
9.根据两文内容,完成下面一副对联。(2分)
上联:两岸连山无阙处
下联: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7分)
闲情偶寄(李渔)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至于填词①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欲为此剧,先问古今院本中,曾有此等情节与否,如其未有,则急急传之,否则枉费辛勤,徒作效颦之妇②。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使当日逆料至此,即劝之捧心,知不屑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有删改)
【注】①填词:元明以来戏曲,按曲牌选用字词,进行创作。 ②效颦之妇:指东施。东施见西施胸口痛而皱眉捧心的样子美,于是效仿,被村人嫌弃。
10.借助教材和字典解释句中加点词语在本文中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