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0200字。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本质属性与力量之源
冯鹏志
在五千多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民族共同经历非凡奋斗、共同创造美好家园、共同培育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理想信念,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建构出独特高标的精神气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始终把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正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民族的道路和命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在漫长历史中确立起来的包括理念自信、道德自信、人文自信等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维系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多元一体、天下一家的历史命脉。理念自信,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文化心性,开拓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道德自信,维系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团结统一、泱泱大国的伦理秩序和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人文自信,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创造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在人类文明史上矗立起卓越而独特的中国传统和中华格局。
文化自信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在世界的东方生息繁衍、超越突破、融合交流、开放发展,积淀并升华出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丰厚的精神滋养和崇高的天地境界。理念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天下理念、大同追求和知行观念;道德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刚毅朗健的担当意识、爱国情怀、优良品格和荣辱观念;人文自信,塑造出中华民族仁恕宽厚的为人之道、处世方法、理想抱负、进取精神、教化观念、博大胸怀和生活理念。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为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昂扬而现实地展现中国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提供了最根本的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建构了中国方案的文明气度。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中国特色”文化自信,不论是体现为中国道路的深化拓展和坚持完善,还是体现为中国方案的实践推进和意义呈现,其所坚守和强调的始终都是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道路之间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其所瞩望和践行的始终都是在对话学习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在共存共赢中美美与共。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展开和实现,以中国方案为重要内容和表征的“中国特色”及其文化自信,必将在21世纪结出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绽放出更加璀璨的中国光焰。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始终把各族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B.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包括理念自信、道德自信、人文自信等,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
C.在理念、道德、人文方面,中华民族分别表现出天人合一、仁恕宽厚、刚毅朗健的精神气质。
D.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中国方案为重要内容和表征的文化自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阐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及其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精神气质和文明气度的关系。
B.文章第二段采用总分式的结构阐述了文化自信是如何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的。
C.文章第三、四段从理论上阐述了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明气度的重要性。
D.文章采用总分式,先总说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再分说“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华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的许多共同经历,来源于中华民族独特高标的精神气质。
B.正是因为文化自信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我们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C.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最根本的精神支柱。
D.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在21世纪结出了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乌 鸦
孙艳梅
老婆子在门框与门把之间拴了根线。黑色的缝衣线,细,轻轻推门就会断掉,楼上共两间卧室一个储藏室,老婆子挨个拴。拴好,她把老花镜推向头顶,试着推推门,线果然马上直要断掉的样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