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90字。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没有走的路
  (美)弗罗斯特  飞白译
  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作为一名过客,
  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
  极目遥望一条路的去处,
  直到它在灌木丛中隐没。
  我走了第二条,它也不坏,
  而且说不定更加值得,
  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
  不过这点也难比较出来,
  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
  那天早晨两条路是一样的,
  都撒满落叶,还没踩下足迹。
  啊﹐我把第一条路留待来日!
  尽管我明白:路是连着路的,
  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
  此后不论岁月流逝多少,
  我提起此事总要伴一声叹息:
  两条路在林中分了道,而我呢,
  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
  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
  (有删改)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一名过客,/不能两条都走”和“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的哲学命题相合。
  B.“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中的“踌躇”表明诗人处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思索,心中犹豫,不能做出选择。
  C.诗人在诗中一会儿说“它也不坏”,一会儿说“这点也难比较出来”,可见其判断是草率的。
  D.“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结尾这一句点明诗歌主旨:人生一旦做出选择,便就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结局也会“相差千里”。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的思路是先写“面对选择”,然后写“选择道路”,再写“踏上征程”,最后回顾往事,逻辑井然。
  B.“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中“金黄”一词在有的译本中被译成了“深黄”,不如这里的准确、形象、画面感强。
  C.本诗把“人生之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言在此而意在彼,用了比喻的手法。
  D.诗人以小见大,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抒写人生的深层感悟,令诗歌显得平易而深邃。
  3.诗中说“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诗人能“重返旧地”吗?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4.诗人虽然选择了一条路,却对另一条路念念不忘,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华贺雨吟
  殷文圭
  陶公焦思念生灵,变旱为丰合杳冥①。
  雷劈老松疑虎怒,雨冲阴洞觉龙腥。
  万畦香稻蓬葱绿,九朵奇峰扑亚青。
  吟贺西成②饶旅兴,散丝飞洒满长亭。
  【注】①杳冥:幽暗。②西成:秋天庄稼成熟,农事告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简单交代了久旱未雨的情形,“焦思”正面描写旱情严重,为后面写雨作铺垫。
  B.“变旱为丰”是大雨即将来临时人们的企盼,“杳冥”描写了雨前天地昏暗的情形。
  C.颔联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虎怒”“龙腥”想象诡异奇特,渲染出雷雨的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