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30字。
吉林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B.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C.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D.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铠仗,“铠”指铠甲,“仗”指刀戟等兵器总称。但成语“明火执仗”中的“仗”则指火把。
B. 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民,文中指后者。
C. 淮阴,地处淮河南岸,旧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因此名为淮阴。
D. 传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传檄即传布檄文。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
B. 祖逖北伐,先在谯城遭石虎围攻,幸得桓宣救;后镇雍丘,屡次派兵邀击后赵军队,使后赵疆土日益缩小;又为攻取河北练兵积谷,与后赵相持。
C. 大兴三年秋,朝廷任命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桑,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
D. 祖逖死后,后赵频频侵犯河南地区,攻陷襄城、城父,包围谯城,豫州刺史祖约抵挡不住,退驻寿春,后赵攻取陈留,梁、郑之间又重新陷入了骚乱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2)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