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070字。

  河南省许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与文的区别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相当受重视,但在西方文论史上却没有这样受关注。在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经典中,这个问题似乎很少论及,他们的散文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是演讲和对话,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关注的不是诗与散文的关系,而是诗与哲学、历史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说,他认为诗和哲学更接近。他们的思路和我们的不同之处,还在方法上。他们是三分法,而我们则是诗与散文的二分法。
  我们早期的观念是诗言志、文载道,把诗与散文对举。我们的二分法,虽然形式上是二分,但在内容上,许多论者都强调统一。元好问说:“诗与文,有所记述之谓文,吟咏性情之谓诗,其为言语则一也。”认为表现方法上有异,文为记事,诗为吟咏。这只是把诗文对举,承认诗与文的区别,同时也看到诗与文主要方面的统一。诗与文的差异成为诗词理论家长期争论不休的课题。承认区别容易,而阐明区别则是非常艰难的。明庄元臣认为诗是抒情的,文是说理的。把说理和抒情区别开来,至少在明以前,应该有相当的依据,但是把话说绝了,因而不够深刻严密。
  明末清初,吴乔则把诗文内涵和形式结合起来考虑。他认为诗的内涵则是“道性情”,诗与文在形式上则是一个说理,一个抒情。他的可贵在于指出由于内涵的不同导致了诗与文形式上的巨大差异:“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文之措辞必副乎意,犹饭之不变米形,啖之则饱也,诗之措词不必副乎意,犹酒之变尽米形,饮之则醉也。”他把诗与文的关系比喻为米饭和酒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天才的灵气。散文由于是说理的,如米煮成饭,并不改变原生材料的形状;而诗是抒情的,感情使原生材料米变形成了酒。不但形态变了,性质也变了。这个说法对千年以来的诗文之辨是一大突破。
  生活感受在感情的冲击下,发生种种“变异”,是相当普遍的规律。抒情的诗歌形象正是从这变异的规律出发,进入了想象的假定境界,“一日不见,如三秋今”。这就是以感知变异的结果提示情感强烈的原因。创作总是走在理论前面,落伍的理论使得我国古典诗论往往拘泥于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陈说。好像情感直接等于语言,有感情的语言就一定是诗,情感和语言、语言和诗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似的。其实,在情感和语言之间横着一条相当复杂的曲折道路。语言符号并不直接指称事物,而是唤醒有关事物的感知经验。而情感的冲击使感知发生变异,语言符号的有限性以及诗歌传统的遮蔽性,都可能使情志被现成的权威的流行的语言所遮蔽。心中所有,往往笔下所无,言不称意,手中之竹背叛胸中之竹,是普遍规律。正因为这样,诗歌创作才需要才华。
  吴乔明确地把诗歌形象的变异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提上理论前沿,不仅是鉴赏论的,而且是创作论的前沿,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空前。它突破了中国古典文论中形与神对立统一的思路,提出了形与形、形与志对立统一的范畴,这就触动了诗歌形象的假定性。吴乔强调读文如吃饭可以果腹,因为文人“文为人事之实用”,也就是实用价值。而读诗如饮酒,酒可醉人,却不能解决饥寒之困,只在享受精神的解放。因为“诗为人事之虚用”,也就是审美价值。吴乔的理论意义不仅在变形变质,而且在实用和虚用。这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应该是超前的,他意识到诗的审美价值是不实用的,还命名曰虚用。这和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言审美的非实用异曲同工。当然吴乔没有康德那样的思辨能力,这不仅是吴乔的局限,也是诗话题材的局限,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局限,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理论具有超前的性质。
  (摘编自孙绍振《古典诗论中“诗酒文饭”之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关注诗与哲学、历史的关系,体现了中西方诗文研究思路的不同。
  B.虽然早期诗论把诗与文对举,但当时也有许多人强调诗与文形式内涵的统一。
  C.元好问不否认诗与文在表现方法上有异,同时也指出诗与文主要方面的统一。
  D.庄元臣认为诗是抒情,文则是说理,作者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绝对,不够严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逐层深入,论证了“诗与文的区别”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发展以及重要意义。
  B.文章第二段列举文论家对诗与文的分析,指出要想阐明二者的区别非常艰难。
  C.文章中吴乔用米饭和酒作喻,深入分析了诗与文的区别,形象生动具有说服力。
  D.第四段中作者认为感知因感情而变异,语言和感情之间存在矛盾,表现为言不称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心中有情有时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因此有才华者才能创作优秀的诗歌作品。
  B.吴乔阐述诗文的理论意义不是研究变形变质,而是体现了“实用”与“虚用”的价值。
  C.吴乔的“诗酒文饭话”千年以来对诗文之辨是一大突破,具有超前的性质。
  D.和商方文论相比,电同文论缺少思辨能力,在研究中采用传统的二分法,一直落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人类活动已造成气候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70年以来的50年是过去2000年以来最暖的50年,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高于200万年以来的任何时候。201l年至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革命时期上升了1.09摄氏度,其中约1.07摄氏度的增温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温度将比工业革命前上升1.0摄氏度至5.7摄氏度。未来20年,全球温升将达到或超过1.5摄氏度。如果未来几十年内进行全球范围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大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