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6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
  考生注意: 1.试卷共6页,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条形码贴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第一部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从头至尾观摩《觉醒年代》43集,共计33个多小时2000分钟左右,于我而言,不仅是通过光影向百年之前那个伟大的觉醒年代的一次历史重返,而且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情感投入、思想静化与灵魂荡涤(    )之旅。自始至终,一种久违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在剧中弥漫、积聚和腾跃,在北大内外、大江南北与天地之间升华为一种亘(    )古的追寻、旷世的信仰,进而演变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脊粱。通过各家视频网络平台密集滚过的弹幕和评论,使无数观众无数次地表达了观剧感受。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人声鼎沸、热泪盈眶……正是由于观众们的疯狂“追剧”,从大众参与的层面验证了百年中国的合法性,以及建党百年和中国道路的正确性。这也正是《觉醒年代》最大的底气。
  (1)给下面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荡涤(          )                      亘古(        )
  (2)文段划线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___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种久违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在剧中弥漫、积聚和腾跃”中的“弥漫”、“积聚”和 “腾跃”应调换为“积聚、弥漫和腾跃”。
  B. “通过各家视频网络平台密集滚过的弹幕和评论,使无数观众无数次地表达了观剧感受”这句是病句,应该删掉“使”。
  C. “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人声鼎沸、热泪盈眶……”中,“人声鼎沸”应换成“热血沸腾”。
  D. “在北大内外、大江南北与天地之间” “在”是介词,“与”是连词。
  【答案】(1)    ①. dí    ②. gèn   
  (2)    ①. 静    ②. 净    ③. 粱    ④. 梁    (3)A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涤”读作“dí”;亘古,gèn gǔ,意思是自古以来;整个古代。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静化”中的“静”错误,应为“净”;净化:清除杂质使物质纯净。
  “脊粱”中的“粱”错误,应为“梁”。脊梁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全身骨骼的主干,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小问3详解】
  A.不能调换,先“弥漫”再“积聚”,这是由“分散”到“集中”,符合逻辑;
  故选A。
  2. 古诗文默写。
  (1)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3)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 (纪昀《河中石兽》)
  (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表达无论自己身在何处,都心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赚得行人错喜欢    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 出淤泥而不染    ④. 濯清涟而不妖    ⑤. 可据理臆断欤    ⑥.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⑦.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详解】注意以下字形特别写错:赚、疑、淤、染、濯、涟、欤等。此外还要注意“落”是上下结构,“更护花”不要写成“共护花”。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阿长与<山海经>》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孙权劝学》中“治经为博士”的“经”指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C. “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社”指土地神。古时人们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土地神,祈求丰收。
  D. 花中四君子,即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莲、菊。《爱莲说》中提到了菊花和莲花,都象征君子之风。
  【答案】D
  【解析】
  【详解】D.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