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70字。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戍鼓断人行,            。《月夜忆舍弟》
  (2)               ,万古惟留楚客悲。《长沙过贾谊宅》
  (3)溪云初起日沉阁,                。《咸阳城东楼》
  (4)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5)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6)沙鸥翔集,                  。《岳阳楼记》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蕴含哲理的名句是                         ,                     。
  (8)《无题》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句子是
  ,                            。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B、为了避免道路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措施。
  C、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倡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D、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需要刚柔并济,立法惩  ①  (A.chéng B.chěng )治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行为的同时,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让大家知道如何做好分类工作。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会使土地受到严重  甲  (A.侵蚀 B.侵犯)。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  乙  (A.降耗  B.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可达60%以上。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垃圾。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把垃圾一扔好像就和自己没关系了;但对于我们的城市来说,这却是千jūn   ②  ( A.军  B.钧)重负。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实行垃圾分类,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当环境优美,我们生活起来就会心旷神怡;当环境和谐,我们生活起来就会精神舒畅;                       。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文中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 (        )       ②(        )                                  (2分)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        乙(        ) 
  (3)在文中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下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心胸开阔的生活需要高雅的环境  
  B、环境高雅了,我们生活起来才会心胸开阔   
  C、生活起来要心胸开阔就需要高雅的环境   
  D、当环境高雅,我们生活起来就会心胸开阔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4-5题(6分)
  【甲】                                【乙】
  行路难(其一) 李白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的一、二句以乐景衬哀情,三、四句用动作描写表达诗人愤懑、失望、悲伤的情绪。
  B、乙诗的颔联陈述心志,表达忠君爱国,刚直不阿的性格;颈联借景抒情,透出英雄失路之悲。
  C、甲乙两首诗都表现出诗人失意悲愤的心情,但又都仍怀有希望,对未来充满坚定必胜的信念。
  D、甲诗中的“冰塞川”“雪满山”与乙诗中的“家何在”“马不前”,都让人感到前途的渺茫。
  5、甲诗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做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醒心亭记(节选)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②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③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④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⑤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⑥《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