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550字。

  第8课 篇目(三)  党费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爱国之心,忧国之情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核心。当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最强音,那些最平凡的人会怎么做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党费》。 1.了解王愿坚及其作品,了解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
  2.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情感及主旨。
  3.分析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4.学习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提高思想境界。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作者介绍
  红色作家——王愿坚
  王愿坚(1929—1991),中国电影编剧、作家,山东诸城人。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6年至1966年,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作协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王愿坚也是部队的指导员。
  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灯光》等;1974年与陆柱国共同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任务驱动二 深思精析•走进时代
  写作背景
  小说创作于“十七年文学”时期。但《党费》的故事却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
  1934年4月,闽赣粤的红军主力,奉命北上抗日,留下来坚持斗争的一小支部队,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闽粤赣边区斗争进入最艰苦的岁月。为了保存力量,坚持斗争,红军被迫上山。敌人使出了“移民并村”的毒招,切断了红军和群众的联系。这时,组织派人当“交通”,下山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王愿坚就此时代背景展开了叙事。
  [情境活动]
  《党费》描写了一位年轻女共产党员在敌后艰苦环境里坚持斗争,为了缴纳党费和掩护游击队的同志,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缴纳党费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假如你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你会怎样看待缴纳党费?
  答:                                    
  参考答案:“缴党费”是那个时代共产党员信仰坚定的具体体现,他们对党负责任,对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负责任。现在很多共产党员虽然没有经受过战火的洗礼,但也不能丢掉这种信仰,不仅仅是要按时缴党费,最重要的是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和对党的忠诚,为人民服务。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缴了“党费”。
  任务驱动三 常识博览•拓宽视野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1966年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十七年文学”呈现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即歌颂党、党的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的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对于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来说,其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