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5830字。

  河南省2021-2022年度高三阶段性检测(四)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对今天求知的驱动力做了愤懑的描述:“现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政府人员或高等学术机构提出的问题不再是‘这是真理吗’,而是‘这有用吗’。在知识商业化的观念里,等于在问‘这是否有市场’;以权力增长的眼光看,问题就成了‘这有效益吗’。”在文学批评领域内,驱动力没有堕落到如此地步,其原因是批评实在难以产生市场效益,但将批评作为一个有用之学却是不争的事实。
  将批评作为一个有用之学,在批评领域由来已久,包括批评在内的文学活动,都需联系现实解决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问题,都是由文学批评出面来解决的。于是,文学批评就成了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域。当时的《文艺报》在讨论高校文艺学教学问题时,提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不能联系现实和实际,著名文艺理论家吕荧先生开始还想不通,认为写文章那个人根本就没听过他的课。其实根本就不用听课,因为他们说的压根就和文艺理论没有多大关系。这样,文学批评就和“有用”结下了不解之缘,“文革”自不必说,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文学批评都是功不可没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批判商业化神话,倡导人文精神,也肇始于批评领域。文学批评正面反面的业绩都不难列出清单,而且都与有用之学密切相关,所以说到底,我们对文学批评功能的理解至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当然,将文学批评视为有用之学也与时代有关。近百年来中国遭遇了艰难时世,让我们常常谈论文学之外的事情,也培育了包括批评家在内的文学家的情感方式和需要,文学随时代起落沉浮就无可避免,文学创作和批评也就难免有“高级时尚”之嫌。胡风、冯雪峰的批评观应该说是成熟的,但有些时候他们那个“我”也是做不了主的,冯雪峰批判肖也牧,胡风批判朱光潜,与时代保持了“文化同一性”,这和他们在潜意识中把批评作为有用之学是大有关系的。
  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学批评作为显学,它的“有用”也让普通人肃然起敬。20世纪90年代,普通人把目光和心情转向了公牛队主场和巴黎世界杯,转向了各种演唱会和影院的《泰坦尼克号》,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也就成了业内人士的事情。构成批评界主打阵容的那些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努力通过新的知识背景改造文学批评,但西学如旋转木马,而我们又大都浅尝辄止,不肯走得太远,内心深怀与现实脱离关系的恐惧。因此,学得“新学”,也总是惦记着应用,相对稳定的、能够变成“知识”的批评总也形不成风气,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有用之学使我们习惯从情感和市场出发讨论问题。提起知名的批评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立场和态度,是他在什么问题上有著名的论辩,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没有变化。这当然也有它合理的一面,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评家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对社会不公正、非正义等现象的批判是不能放弃的。但是,批评作为一个知识的领域,也促使我们思考它不那么“现实”的一面。对现实的介入培育着我们的情怀,而对现实的“疏离”,则培育着我们关于知识的积累和兴趣,这时,于现实说来它可能是“无用”的。
  (摘编自孟繁华《文学批评的“有用”与“无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文学批评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域,所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许多问题,都是文学批评出面来解决的。
  B.当时的《文艺报》讨论的高校文艺学教学不能联系现实和实际的问题,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而不是属于文艺理论的问题。
  C.冯雪峰和胡风在潜意识中把批评作为有用之学,有时自己做不了主,而与时代保持“文化同一性”,表明他们的批评观不成熟。
  D.文学批评参与现实问题,对社会不公正、非正义等现象进行批判,将“有用”落到了实处。但这是不合理的,不能长期进行下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的描述,是为了引出在文学批评领域改革创新驱动力不足的现象。
  B.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如列举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事实,证明文学批评与“有用”结下了不解之缘。
  C.文章指出文学批评作为有用之学由来已久,此基础上阐述其原因,指出将文学批评视为有用之学与时代有关,论证思路清晰。
  D.文章结尾既肯定了文学批评作为有用之学的合理的一面,又期待文学批评作为一个知识的领域发挥其作用,体现了辩证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文学批评实在难以产生市场效益,所以文学批评领域的驱动力还没有堕落到动辄就问是否有市场、是否有效益的地步。
  B.近百年来中国遭遇了艰难时世,培育了包括批评家在内的文学家的情感方式和需要,文学创作和批评也就难免带上时代印记。
  C.20世纪90年代,在文学批评摆脱普通人的关注时,构成批评界主打阵容的那些人努力学得“新学”,把“有用”变成“无用”。
  D.我们对文学批评“有用”功能的理解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到知名的批评家,先想到其立场和态度,至今也没有变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采煤业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地上物换星移,可煤炭工人依然要面对极端艰苦、危险的工作环境。2011年至2020年10年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达7733人。随着科技的进步,最初简单的人工挖矿已发展为机械化采矿。但在数百米深的井下,巷道交错,环境复杂,仪器设备无法远程控制,只能仰仗矿工现场操作,事故频发的状况难以改变。煤矿能不能实现智能化、少人化?5G正带来改变的希望。
  任正非2020年底去了山西阳煤化工集团,看中的是5G可能给煤矿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及其背后的巨大机会,“中国有5300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