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950字,答案扫描。
河南省六市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11月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中,宏大叙事的模式是最为常见的选择。宏大叙事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总体观察,带有某种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论,“在叙事主体上,叙述者把自己关于世界、历史、人生的理念渗透在文本之中。在题材主题上,往往是反映包括政治、经济、民族等人类和社会重大问题”(马德生:《后现代语境下文学宏大叙事的误读与反思》,载《文艺评论》2011年5月刊)。而个人化叙事(也称小叙事)则侧重于创作者的视角和认识,注重从微观的角度和个人体验来看待历史事件,叙述宏大历史。在个人化叙事中,因不同的创作者有着不同的语言手法、风格取向和创作观念,故而会在图像及形象的选择和建构上形成差异化的状况。
与新中国“十七年”的同类创作相比,新时期之后的宏大叙事模式已经更加注意历史图像的“现实感”和精神性,力求祛除人为制造的崇高感,使图像叙事更贴近于当代人的情感和审美。例如陈坚创作的《共和国的将帅们》(2009年),开国领袖们的身姿神态具有日常化的特征,他们的形象充满了生活化的气质。显然,画家在进行图像叙事的时候,选择了个人化的观看策略,以普通的场景来表现这些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们,在艺术效果上贴近了普通人的视角,赋予这些人物普通人性的魅力。何红舟和黄发祥的《启航——中共一大会议》(2009年)是另一个值得研究的例子。中共一大会议的召开无疑是中国红色革命历史中最重要的一页,其历史意义之重大值得大书特书。然而,这一历史事件发生时并无一张图像资料可供利用,因此,只能依靠画家对同时期的人物照片(元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再进行视觉和空间上的重组。在图像叙事上,何红舟和黄发祥选择一大代表登上“红船”的那一刻,将毛泽东、董必武安置在画面偏中心的位置,且通过毛泽东回头眺望的身姿突出他的重要性。
在个人化叙事中,宏大的革命历史被细化为一个个历史的“切口”,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不仅可以从容注入创作者个人的情感、视角和叙事特点,还能在画面结构和风格形态造成丰富多元的格局。如果说,在新时期之前的数十年红色美术创作中,个人化叙事还仅仅是一个个案的话(典型的如靳尚谊1961年创作的《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那么在当代美术创作中,这样的图像叙事方式已经极为普遍了。
21世纪之后,多元化文化语境的形成和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美术创作造成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美术创作在图像叙事上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从图像资源上看,很多新的内容出现,如亚丁湾护航等等;其次从叙事手法上看,影像艺术、装置艺术都已经越来越常见;最后在图式上,新的观察视角打破了传统的固态构图,图式越来越多变。因此,对于当代红色美术创作来说,对现成图像的利用,与形象建构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动而有趣的关系,这是创作者对于历史图像的认识以及认识背后所隐含的历史观、艺术观的混合物,“他们以辩证的方式相互影射,相互生成”。
在新媒体技术影响愈加明显的背景之下,红色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不得不需要面对图式、语言乃至观念的更新,以适应多元化语境下图像叙事手段的不断发展。然而,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从来就不依靠图像的复制与再现,而是与精神形象紧密关联在一起。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红色美术创作领域,令人担忧的是一成不变的表现方法和面貌,而不是红色美术创作本身。 (摘编自陈明《当代红色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个人化叙事注重从微观角度和个人体验来看待历史事件,因而会形成差异化的状况。
B.在当代美术创作中,以《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为代表的宏大叙事模式已极为普遍。
C.宏大叙事的模式是最为常见的叙事选择,叙述者把自己的相关理念渗透在文本中。
D.宏大叙事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总体观察,而个人化叙事侧重于创作者的视角和认识。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列举《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主要是为了说明“启航”更像是一个精神象征。
B.材料第二段指出新时期之后的宏大叙事模式更加重视历史图像的“现实感”和精神性。
C.材料中对马德生观点的引用,主要是为了说明宏大叙事这一叙事模式的特点。
D.材料第四、五两段说明了新媒体技术对当代红色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的影响。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个人化叙事以小见大的特点,有利于注入创作者个人的情感、视角和叙事特点,还能在画面结构和风格形态造成丰富多元的格局。
B.由于缺乏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图像资料,画家创作《共和国的将帅们》时,只能依靠对同时期的人物照片对照研究,再进行重组。
C.新媒体技术影响愈加明显,红色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不得不需要面对图式、语言乃至观念的更新。
D.新媒体时代的红色美术创作要注重图像利用与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将图像与精神形象紧密关联在一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①异域他邦,不忘富国强民梦
20世纪之初,衰弱的中国风雨飘摇,少年周发岐目睹国家和人民饱受摧残的惨状,把“富国强民”的志向深深刻在了心里。受五四运动的鼓舞,周发岐积极到冀南各县开展反帝爱国宣传。通过参加进步运动,“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思想开始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要拯救落后的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工业,只有到国外学好科学技术,回国后才能实现实业救国的愿望。”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周发岐于1921年成功考取当时北洋政府设立的官费留学资格,并在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