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660字。

  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八年级上 语文期中测试卷
  考生须知:1.本卷共四大题,19小题,共8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书写??卷面】(3分)
  全卷书写3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给满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
  二、【整理??学习】(19分)
  第一辑  【素材集锦】
  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完成(1)(2)小题。(6分)
  近日,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赢得了人们由zhōng
  ▲     的赞美。
  她所任教的云南华坪女子络刷píng    ▲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山之巅俯视平yōng     ▲    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bēi     ▲    微的懦夫!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以上新闻标题的一项是(   ▲   )(2分)
  A.张桂梅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B.张桂梅坚守山区十二年
  C.云南人民点赞张桂梅的“教育奇迹”        D.华坪女高誓词引发关注
  第二辑【秘诀集锦】
  2.在“学习描写景物”的过程中,古人常用景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根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8分)
  (1)      ▲     ,将以遗所思。”诗人以花寄情,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庭中有奇树》);“(2)      ▲      ,松柏有本性。”刘桢借赞美松柏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赠从弟》);“(3)      ▲       ,窥谷忘反。”表达了吴均爱慕自然山水,想要避世隐退之情。(《与朱元思书》):“(4)      ▲      ,        ▲      通过植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之景,表达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爱之情(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        ,      ▲        。”王绩借古代隐士表达内心孤独之情(《野望》);“(6)        ▲       ?烟波江上使人愁。”面对想象之景和眼前之景,尾联则表达诗人崔颢的思乡之情。(《黄鹤楼》)
  3.文言实词积累(5分)
  实
  词 文言现象 例       句
  通假字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古今异义 (2)月色入户  古义:   ▲         今义:窗户
  词类活用 (3)互相轩邈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一词多义 (4)  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得午夜分  ▲ 
  第三辑【学以致用】(48分)
  (一)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7分)
  4.阅读语段,按照要求完成填空。(3分)
  【甲】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乙】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对兄弟们,说话非常朴实。
  【丙】他9岁离家闯荡世界、17岁带领饥民攻打粮仓。对待士兵胜似兄弟,长征途中的马常让给部下骑。
  文中的甲是___▲_____,文中的乙是___▲______ ,文中的丙是    ▲     (写人名)。
  5.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剧情也很精彩,编剧在编辑各集简介时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根据你对原著的阅读,对下面集数进行合理的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  )(2分)
  ①红军过草地,征途千辛万苦②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坚定抗日
  ③红军剧社成立,革命思想大传播④大渡河战役,战士以死相拼
  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6. 下列对《飞向太空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此书是对“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亚洲号”卫星整个过程的画卷式描写。
  B. 作者展开丰富 想象,设计了曲折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 作者是李鸣生,这部优秀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自豪的情绪。
  D. 在安装调试“亚洲一号”过程中,中方十分注意防范自己 技术外泄,美国也仅扮演着对手的角色,对中方进行了技术防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锦诗之美
  -----记敦煌研究院女院长樊锦诗
  羽毛
  樊锦诗,一个女人的名字,让人遐想到锦缎,诗歌,华丽纷披的美丽。四十余年过去,她的名字,却在大风沙里生长为一种精神。
  四十余年前,樊锦诗从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这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