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630字。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乐吾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是历尽千帆、举重若轻的沉 diàn,也是乐观淡然、笑对生活的huò达。他们当中有矢志“造飞机”的专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与天不老【甲】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乙】”《少年中国说》里的蓬勃朝气,我们才能走遍万水千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沉 diàn    
  huò达    
  矢志    
  蓬勃    
  (2)在语段【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分号 【乙】句号
  B.【甲】分号 【乙】叹号
  C.【甲】叹号 【乙】句号
  D.【甲】叹号 【乙】叹号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重若轻”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表明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B.“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像《少年中国说》《爱莲说》《马说》等,
  C.“一群银发老人合唱的《少年》在网络热传。”一句的主干是“老人在热传”。
  D.“只要种在心中的信念未减,我们才能走遍万水千山。”这句话有语病。
  2.(8分)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山舞银蛇,       。
  ②       ,肯将衰朽惜残年。
  ③但愿人长久,       。
  ④政通人和,       。
  ⑤古代诗词中,作者往往借助典故表情达意。李白的《行路难》中“       ,       ”用典故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鼓舞人心。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用典故表达了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
  3.(10分)综合性学习活动。
  实验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让我们随着该班同学
  (1)【读文识人】请在横线上写出对应的人名。
  片段一:A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分明地叫道:“老爷!……”
  片段二:B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
  片段中的人分别是:A.     B.     
  (2)【典型档案】你们小组负责小说卡片制作,下面是小熙制作的小说人物档案卡片。
  ①请你将卡片①缺少的内容补全。
  ②你认为卡片②不符合制作要求,你的理由是“     ”。
  (3)【内涵阐释】学完曹文轩小说《孤独之旅》后,小天同学对题目含义还理解得不透彻,请你结合原著内容和解答的方法
  二、阅读理解(共64分)
  4.(6分)阅读唐彦谦①的《采桑女》,完成问题。
  采桑女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②当此时,今岁春寒□□□。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①唐彦谦,唐末诗人。②初眠,据《蚕书》记载,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
  (1)请将“迟”“叶”“放”三个字按恰当顺序填入颈联空格中。
  (2)诗人通过采桑女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试结合全诗分析。
  5.(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静影沉璧,渔歌互答,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映射江水,悉成明霞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