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60字。
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色题材创作,也叫红色文学,指反映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进行伟大历史创造,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其中的“红色经典”,充满了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时代精神,至今仍在塑造人们的心灵,影响着中华儿女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近百年来,红色题材创作绵延不绝、蔚为大观,曾出现过三次高潮,涌现出《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几乎都是关于现当代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既参与了时代主流价值建构,也为新文艺创造了新的审美范式。
当下,红色题材创作正迎来第四次高潮,涌现了不少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但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叫好又叫座”的经典之作非常匮乏,“五老峰”-主题老、题材老、角度老、人物老、手法老难以翻越,难以吸引今天的受众,更遑论引发心灵共鸣了。可见,新时代红色题材创作任重道远。
实现突破的关键在于:立足当代的价值需求挖掘革命历史题材;以情动人,通过巧妙的日常叙事实现对时代的宏大书写;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英雄形象。
深度挖掘革命历史题材,必须注入当代意识。红色题材创作的相当一部分是革命历史题材。随着社会发展和审美风尚的变化,人们对这类题材有了的审美期待。因此,面对革命历史素材时,首先要沉潜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以同情之心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秉持尊重和敬仰的情感态度,努力还原特定历史境遇中的人和事。其次,立足当今的时代价值需求,在回归常识、常情、常理中融入人文情怀,保持对理想和信仰的执著追求,发掘最能震撼心灵的亮点。譬如长征时期共产党人的斗争与探索,站在新时代回望,它既有历史的反思,也有属于全人类的崇高信仰,当这些直指当下社会生活时,凝固的历史就生成了新价值。另外,革命历史题材也存在超越性书写可能,《白毛女》看似只是阶级叙事,其实也是关于女性解放的叙事,因此它能穿越时空,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
为了实现对于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的揭示,红色题材往往采用宏大叙事。宏大叙事的特点是时空跨度较大,结构较庞杂,试图对社会历史进行总体性概括,弘扬时代主流价值。除此之外,通过巧妙的日常叙事也可以穿透琐碎表象,实现对生活的整体把握和对时代本质的挖掘。如《荷花淀》《百合花》,均采用侧面切入的方式,以小见大,折射时代,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作家没有正面书写战争图景,而是通过发掘日常生活、普通人心灵中的“奇崛”风景,尺幅千里,见微知著,以“小叙事”实现了对时代的宏大书写。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由日常叙事抵达宏大历史的经验,对于如何处理当下日常“小生活”,呈现大时代精神具有启发意义。
红色题材创作是否成功,关键还在于能否塑造富有时代气息的英雄形象。回眸经典,江姐、林道静、李云龙等形象不仅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画廊,而且成为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象征。进入新时代,有些作品在塑造英雄人物上做出了新探索。譬如《黄冈密卷》,深入探讨了英雄精神的生成过程,坚持对人进行整体认识,对人性做深入开掘,主人公老十哥身上“党性”与“人性”实现了完美统一。因此,红色题材创作在塑造英雄时,必须观照完整丰富的人性内涵,从英雄身上萃取与当下需求相契合、能使人感动的“英雄性”。
(摘编自蔡家园《当代意识、日常叙事与英雄塑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色文学中的经典充满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时代精神,对塑造人们的心灵起着重要作用。
B.红色文艺作品若要“叫好又叫座”,应当锐意创新,力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C.艺术家处理革命历史素材,要么尊重历史,潜入历史情境;要么立足当代,融入人文情怀。
D.不正面书写战争图景,通过发掘日常生活、普通人的心灵,也可以尺幅千里,见微知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总分式结构,阐释红色题材创作的内涵,揭示当下的困境,提出突围的路径。
B.文章采用例证法,列举红色文艺作品,论证新时代红色题材创作突破现状的关键条件。
C.文章从立足点、叙事方法、人物塑造等角度阐述如何更好地进行新时代红色题材创作。
D.文章通过《黄冈密卷》老十哥形象,来说明塑造英雄人物应有整体认识,要深入挖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百年来的红色题材作品均参与了时代主流价值建构,其目的是创造新的文艺审美范式。
B.红色题材创作一旦立足时代,具有当代意识,便能震撼当下读者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
C.《荷花淀》和《百合花》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发掘“小生活”,折射大时代,叙事恢宏。
D.在塑造英雄形象时,避免英雄不食烟火,要还原其完整复杂的人性,突出英雄的时代气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呈现井喷式发展,快递行业的相关环保问题也日渐突出。
(数据来源:中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初步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在特大型城市中,快递包装的垃圾增量已占生活垃圾总量的93%.由于回收难度大、再生利用成本高、利润不足等,快递塑料泡沫箱回收率仅为70%~80%.快递塑料包装袋因回收价低,且粘贴了塑料胶带和运单,现有回收渠道无法处理,最终会和生活垃圾一起被焚烧或填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快递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快递包装废弃物将不断增加,给生活垃圾治理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