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390字。

  遂宁市高中2022届零诊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何理解生死,是伦理学自古以来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比如苏格拉底之死,就成为古希腊哲学家们反思善恶、人生与幸福的标志性事件,并影响至今。因此,对人类而言,生死的话题,可以说是一个相对普遍性的、超越性的话题。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国家之中,该话题都必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其实与历史上众多促进人类反思生命的事件一样,比如战争、灾祸或者其他种类的疾病等。在某种意义上,疫情可能并不会促进整个人类对生命的理解,但却有可能会促进你、我、他等具体个人对生命的理解。或者说,你我等特殊的人类个体,或许因为年龄、经历的不同,未曾认真思考过生命的话题,于是疫情便成了促使你我走向反思之路的那个引子,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可贵。
  对于人类整体而言,无论是否发生这次疫情,生命自身的价值与意义都始终存在。至少这里面包含有几个伦理学话题。这些话题在伦理学中早就进行了长期的讨论,但在这次疫情中有了较为集中的体现。其中,最为凸显的话题至少有三个: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政治共同体与个人的关系、个人的生命与幸福的关系。
  首先,就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而言,我们似乎要重新反思人类所处的地位。在西方开启现代化道路以来,人类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膨胀,而自然界则沦为了人类统治或随意改造的客体或对象。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人类似乎不仅拥有了统治自然界的信心,也拥有了统治自然界的工具。可是,无论现代科技有多么强大的“异化”力量,但它依然只是一种工具,而不具有目的性的价值。科技的发展,看似使人类具有了操控自然界的力量,但这只是一种假象。有学者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南北极冰层的融化,地球的生态系统将发生一系列连锁变化,这也包括生命史远远早于人类的病毒有可能会再次现身等等。放到更长远的时间维度去看,人类所有无节制的肆意妄为,都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而我们今天试图“拯救地球”的所有努力,或许都不过是为了拯救人类自己。
  其次,就政治共同体与个人的关系而言,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无法脱离政治共同体而生存,并且也只有在良序的政治共同体之中,每个人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幸福与卓越。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因此,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们更是政治共同体中的一分子。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地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并且为国家更美好的未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政府不仅是一个权力机构,同时也还肩负着保障并促进公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道德职责。
  最后,就个人的生命与幸福而言,我们应该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过得更有价值。经过这次疫情,我们无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性。但其实,无论是否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或者说无论出于何种原因,
  (摘编自陶涛《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命伦理思考》《光明日报》2021年11月01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冠肺炎疫情和战争、灾祸或者其他种类的疾病等一样,可以促进人类反思生命。
  B. 这次疫情引发的对伦理学话题较为集中的讨论,最终揭示了生命自身价值与意义。
  C. 人类即使有操控自然界的科技力量,也难以阻止生命史远远早于人类的病毒变化。
  D. 为了应对生命的脆弱性,最重要的方式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度过有价值的人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苏格拉底之死为例子,是阐明生死的问题是伦理学自古以来最重要的话题之一。
  B. 文章列举的伦理学话题,有助于证明人类整体的生命自身价值与意义都始终存在。
  C. 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论证人既无法脱离政治共同体又和政府都应承担各自责任。
  D. 文章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对生命伦理作了深刻而全面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特殊人类个体未曾认真思考生命,但疫情促使其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可贵。
  B. 人类只要有节制地发展科技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就不会遭受自然的灾难。
  C. 身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与志愿者天天忙碌的身影,就充分体现了人生价值。
  D. 与新冠肺炎疫情相比,生命伦理问题不仅要被动反思,更要主动思考探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望向水面,水的颜色之多变是我们喜爱水的一个原因,但大多数人只是喜欢欣赏这些丰富的色彩,却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在夜间,将一杯水放在你的面前,然后关掉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