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80字。

  江苏省徐州市市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上语文期中试题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征蓬出汉塞,             。(《使至塞上》王维)
  (2)               ,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
  (3)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4)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6)思乡,是古典诗歌中永恒的主题。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以“             ,             ”两句,借故乡水的深厚情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崔颢以              ?              。”(《黄鹤楼》)的满腔愁绪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记挂。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翘首(qiáo)    镌刻(jùn)     殚精竭虑    锐不可挡
  B. 绯红(fēi)    落弟(di)     为富不仁    诚皇诚恐
  C. 黝黑(yǒu)     胆怯(qiè)     深恶痛疾    振聋发聩
  D. 初衷(zhōng)   悄然(qiǎo)    抑扬顿措    入木三分
  3.根据语境作答。(4分)
  初秋的一场雨,将天空洗得如碧玉般明澈。心随着白云的飘逸,也渐入了秋的(  )。步入秋天,如同在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上行走。不知不觉中,大自然已走向成熟和丰盈。田野上的万物都告别了夏天的热情,此时正静静地呈现出秋的沉稳,走进了秋的诗行:黄澄澄的稻谷上,丰满的稻穗正在(   )地鞠着躬;挺拔的高梁,向天空昂扬地举起燃烧的火把;花生在地下结成一串串果实,将地表撑出了细细的缝;红薯在垄里长得壮壮的,一不小心就会冒出胖乎乎的脸蛋????????????此时此刻,你会深切地感到这秋天的素描,充满着沉甸甸的内涵。
  其实,秋更是一种境界。我喜欢秋的丰盈、秋的成熟,更喜欢秋的给予。给予是世间万物最美的品质之一,秋,总会对那些辛勤的劳动者,奉献出她无私地所有。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6日)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意境    意蕴         虔诚    真诚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4.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新闻特写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共同点。
  B. 《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选自《水经注》,该书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名著。
  C.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均是由他人记叙,比如《美丽的颜色》就是传记文学,作者是艾芙,居里,表现了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个性气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名篇《列夫??托尔斯泰》也属于传记类文学。
  D. 《藤野先生》作者是鲁迅,体裁是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中所写的藤野先生是一位令鲁迅终生难忘的老师。
  二  阅读(5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8题。(14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