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三国志·武帝纪》.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戚继光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魏大中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清史稿·温绍原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三国志?许靖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三国志·黄盖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三国志·蜀书·庞统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彭越列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伍子胥列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戚继光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明年,倭大举犯福建。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戚继光令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倭巢,斩首二千六百。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
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至镇,上疏言:蓟门之兵,虽练无益之弊四。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弓矢之力不强于寇,而欲藉以制胜,三也。教练之法,自有正门,美观则不实用,实用则不美观,而今悉无其实,四也。又言:“臣官为创设,诸将视为缀疣,臣安从展布?”章下兵部,言蓟镇既有总兵,又设总理,事权分,诸将多观望,宜召还总兵郭琥,专任继光。乃命继光为总兵官。
自嘉靖以来,边墙虽修,墩台未建。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督抚上其议,许之。浙兵三千至,阵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隆庆五年秋,台功成。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继光之功亦赖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居正尤事与商确,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诸督抚大臣如谭纶、刘应节、梁梦龙辈咸与善,动无掣肘,故继光益发舒。(《明史•戚继光传》)
1下列对文中阴影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
B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
C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
D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迭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一也/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二也/
2下列对文中标注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史,指我国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两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
B倭,意为猥琐、矮小的,是我国古代对日本人及其国家的称呼,现为对日本人的蔑称。
C都督同知,明代军事职官名称。文中指任命俞大猷为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
D兵部,又称夏官、武部,是中国古代的官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清史稿•温绍原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温绍原,字北屏,湖北江夏人。少负奇略。入赀为两淮盐运司经历,改知县。咸丰二年,署六合,减赋役,蠲苛法,民戴之。粤匪陷武昌东下绍原以六合为南北要冲劝民积谷储群堡修城垣治守具团练四乡合为一气别募壮勇训练三年春,江宁陷,贼游骑至境,辄歼之。既而大至,御于龙池,以兵单失利,绍原退保南关。会日暮,贼营火,乘乱攻之,斩伪丞相一、伪统制四,余众歼焉。绍原益增守要隘,浚品字坑伏地雷。守备秦淮阳,千总夏定邦、王家干,皆能战,贼屡至,随机御之,每擒斩过当,贼惧之,不敢逼。钦差大臣向荣、总督怡良先后上其功,以知府升用,赐花翎,特诏嘉奖;并以绅民深明大义,蠲免六合一年丁漕,增广学额,以示旌异。时军事分隶江南、江北两大营。六合地居江北,绍原以孤城为保障,且数出境渡江助大军攻剿立功,向荣深推重,令充南军翼长。德兴阿督北军,意嗛之。七年,天长、来安土匪起,遣兵破之。列上所部战绩,德兴阿谓越境邀功,置勿录,绍原力争,遂以干预保举疏劾褫职,仍留六合带勇防堵。寻有旨命兼管江宁、江浦团练。总督何桂清疏言:“绍原以一县倡募水陆各勇,激励绅团,屡歼贼众,出奇制胜。且余力上搤江浦,下救仪征,北援来安,江北大营得免西顾之忧。自来安至庐州,尚有一线运道可通者,亦惟绍原是赖。才足匡时如绍原者,实不多见。请复原官,以维系众心。”八年,从大军克来安,加盐运使衔。贼大举援江宁,先陷江浦。贼久憾绍原,合力围攻。绍原坚守几及一月,力竭城陷,死之。张国梁既克扬州,即日驰赴,于城陷次日始至,闻者莫不嗟悼。诏嘉绍原“六载守城,久为江北重镇。援师未集,力竭捐躯,深为悯惜”,赠布政使衔,予骑都尉世职,于六合建专祠,谥壮勇。(节选自《清史稿•温绍原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粤匪陷武昌东下/绍原以六合为南北要冲/劝民积谷储/群堡修城垣/治守具/团练四乡/合为一/气别募壮勇训练/
B粤匪陷武昌/东下绍原/以六合为南北要冲/劝民积谷储群堡/修城垣/治守具/团练四乡/合为一/气别募壮勇训练/
C粤匪陷武昌东下/绍原以六合为南北要冲/劝民积谷储群堡/修城垣/治守具/团练四乡/合为一气/别募壮勇训练/
D粤匪陷武昌/东下绍原/以六合为南北要冲/劝民积谷储/群堡修城垣/治守具/团练四乡/合为一气/别募壮勇训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表示暂任、代理官职。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假、擢、权、摄等。
B团练,除正规军外,于地方上挑选壮丁聚集,用兵法训练,以保卫地方。
C盐运使,官名,始于元代,明清沿之,其全名为“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绍原施行宽政。温绍原在管理六合县时,减少当地的赋税差役,免去苛刻的法律,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戴。
B温绍原知人善任。他任用的夏定邦、王家干等人都英勇善战,随机应变,每次打仗都能擒获斩杀很多叛贼。
C温绍原立功受赏。温绍原阻击叛贼有功被升任知府,朝廷赏赐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伍子胥列传》
(附答案解析)
伍子胥,名员,楚人也。员父伍奢、兄伍尚,皆贤。楚平王使伍奢为太子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言太子短于王,后平王怒,囚诛伍奢、
伍尚,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建亡奔宋。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乡使者,使者不敢进,胥遂亡。闻太子建在宋,往从之。后与建子胜俱奔吴。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五年而楚平王卒,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与伍胥谋国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伐楚,拔舒,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九年,子胥曰:“楚将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楚,必先得唐、蔡乃可。”阖庐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五战,遂至郢。及吴兵入郢,子胥求昭王,不得,乃掘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楚大夫申包胥使人谓之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嚭与子胥有隙,谗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后九年,越王勾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诛太宰嚭,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言太子短于王②而君幸于赵王
B①与楚夹汉水而陈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C①为我谢申包胥曰②侯生乃谢客就车
D①王乃反诛我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者,有太傅、少傅之分。文中“太傅”指辅佐太子的人。
B石,古代计量单位。至汉代时,因郡守俸禄二千石,世人以“二千石”代指郡守。
C公子,先秦诸侯之子,身份尊贵,如魏公子信陵君。后泛指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
D舍人,此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常设,无职位,如战国时蔺相如曾做舍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伍子胥命运多舛。他的父兄被楚平王囚禁杀害,自己被楚国追杀,逃亡他国挣命,最终为谗言陷害,自刎而死。
B伍子胥谋略出众。阖庐占领舒地后想乘胜进兵郢都,伍子胥加以劝阻;时机成熟后,阖庐听取其计策攻占郢都。
C伍子胥隐忍刚戾。受到楚王迫害,他隐忍负重流离多年;随吴军攻入郢都后,他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雪恨。
D伍子胥富于远见。他临死前预言夫差重用奸臣诛杀忠臣,终将为越国所灭;九年后勾践灭吴,验证了他的说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