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2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三国志?费祎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陈书·徐俭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晋书·王羲之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唐书·杨嗣复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春申君列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胡安国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苏辙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吴育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于志宁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路隋传》.doc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陈书•徐俭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徐俭一名众,东海郯人也。父陵,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俭幼而修立,勤学有志操,汝南周弘正重其为人,妻以女。梁太清初起家豫章王府行参军侯景乱陵使魏未反俭时年二十一携老幼避于江陵梁元帝闻其名召为尚书金部郎中。尝侍宴赋诗,元帝叹赏曰:“徐氏之子,复有文矣。”江陵陷,复还于京师。太建初,广州刺史欧阳纥举兵反,高宗令俭持节喻旨。纥初见俭,盛列仗卫,言辞不恭,俭曰:“吕嘉之事,诚当已远,将军独不见周迪、陈宝应乎?转祸为福,未为晚也。”纥默然不答,惧俭沮其众,不许入城,置俭于孤园寺,遣人守卫,累旬不 得还。纥尝出见俭,俭谓之曰:“将军业已举事,俭须还报天子,俭之性命虽在将军,将军成败不在于俭,幸不见留。”纥于是乃遣俭从间道驰还。高宗乃命讨纥,仍以俭悉其形势,敕俭监军。纥平,高宗嘉之,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除镇北鄱阳王咨议参军,兼中书舍人。累迁国子博士、大匠卿,余并如故。寻迁黄门侍郎,兼尚书左丞,以公事免。寻起为中卫始兴王限外咨议参军,兼中书舍人。后主立,授和戎将军,行丹阳郡国事。俄以父忧去职。寻起为和戎将军,累迁寻
阳内史,为政严明,盗贼静息。迁散骑常侍,袭封建昌侯,入为御史中丞。俭性公平,无所阿附,尚书令江总望重一时,亦为俭所纠劾,后主深委任焉。又领右军。祯明二年卒。弟份性孝悌,陵尝遇疾,甚笃。份烧香泣涕,跪诵《孝经》,昼夜不息。如此者三日,陵疾豁然而愈,亲戚皆谓份孝感所致。(《陈书•徐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梁太清初/起家豫章王府行参军/侯景乱/陵使魏未反/俭时年二十一/携老幼避于江陵/梁元帝闻其名/召为尚书金部郎中/
B.梁太清初起家/豫章王府行参军侯景乱/陵使魏未反/俭时年二十一/携老幼避于江陵/梁元帝闻其名/召为尚书金部郎中/
C.梁太清初/起家豫章王府行参军/侯景乱陵/使魏未反俭/时年二十一/携老幼避于江陵/梁元帝闻其名/召为尚书金部郎中/
D.梁太清初/起家豫章王府行参军/侯景乱/陵使魏未反/俭时年二十一/携老幼/避于江陵梁元帝/闻其名召/为尚书金部郎中/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作为凭证。西汉苏武就曾"持节"出使匈奴。
B.天子,即天之子。封建时代宣扬帝王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
C.后主,古代指被俘的割据政权的末代君主,如蜀汉后主刘禅、南唐后主李煜等。
D.《孝经》,儒家阐述政治制度的著作,认为孝是美德的根本,国君可用孝治理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俭修身好学,受到赏识。他自幼修养身心而能有所成就,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唐书•杨嗣复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杨嗣复,字继之,仆射于陵子也。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滉有爱女,方择佳婿,谓其妻柳氏曰:“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于陵秩满,寓居扬州而生嗣复。后滉见之,抚其首曰:“名位果逾于父,杨门之庆也。”因字曰庆门。
嗣复七八岁时已能秉笔为文。年二十,进士擢第。元和十年,累迁至刑部员外郎,改礼部员外郎。时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同省非便,请换他官。诏曰:“应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检之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如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再迁兵部郎中。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大和四年,丁父忧免。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吉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
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赠左仆射,谥曰孝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B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C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于志宁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大业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官归。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帝尝谓志宁曰:“昔成 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勉之,官赏可不次得也。”太子承乾数有过恶,志宁欲救止之,上《谏苑》以讽。帝见大悦,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时太子以农时造曲室,累月不止,又好音乐过度。志宁谏,太子不纳。而左右多任宦官,志宁复谏,太子益不悦。东宫仆御旧得番休,而太子不听,又私引突厥,与相狎比。志宁怀不能言,上疏极言。太子大怒,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往刺之。二人者入其第,见志宁憔然在苫块中,不忍杀,乃去。太子败,帝知状,谓曰:“闻公数谏,承乾不听公,故至此。”是时宫臣皆罪废,独志宁蒙劳勉。永徽二年,洛阳人李弘泰诬告太尉长孙无忌反,有诏不待时斩之。志宁以为:“方春少阳用事,不宜行刑,且诬谋非本恶逆,请依律待秋分乃决。”从之。四年,陨石十八于冯翊,高宗问曰:“此何祥也?朕欲悔往脩来以自戒,若何?”志宁对曰:“《春秋》:‘陨石于宋五。’内史曰:‘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物固有自然,非一系人事。虽然,陛下无灾而戒,不害为福也。”志宁爱宾客,乐引后进,然多嫌畏,不能有所荐达也,为士议所少。王皇后之废,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后因杀无忌,坐免官。出为荥州刺史,改华州,听致仕。卒,年七十八,谥曰定。赞曰:于志宁谏太子承乾,几遭贼杀,然未尝惧,知太宗之明,虽匕首揕胸不愧也。及武后立,不敢出一言,知高宗之昧,虽死无益也。
(节选自《新唐书•于志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
B.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
C.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
D.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文中指加衔,即在原任官职上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