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70字。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考试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
(4)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8)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9)在《野望》中,诗人追怀伯夷和叔齐,抒发隐士情怀的诗句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我校“驰目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
B.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即将举行的校运会,不仅是厦外的体育盛会,也是厦外思明校区的体育盛会。
D.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名胜甲天下。各地游人往往摩肩接踵 ① ,络绎不绝,或 甲 (A.瞻仰 B.仰望)英雄纪念碑,或流连于美丽的自然风光;古今名人来到这些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往往 乙 (A.触目惊心 B.触景生情),兴致大发,欣然命笔,撰写楹联。名胜楹联或juān ② 刻于亭台楼阁,或分贴于寺庙祠墓,是中国名胜古迹里最直观的文化现象。 。因此,世世代代为人们所称道传颂。
(1)在文中①处根据汉字写拼音,文中②处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 zhǒng ) ②( 镌 )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別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A 乙 B
(3)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立意深远的楹联佳作,必须是那些既为山水增色,美化了环境,又为游人提供吊古凭史的场所,陶冶人们的情操的作品
B.那些既为山水增色,美化了环境,又为游人提供吊古凭史的场所,陶冶人们的情操的楹联,才是立意深远的佳作
C.那些立意深远的楹联佳作,既为山水增色,美化了环境,又为游人提供吊古凭史的场所,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渡荆门送别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峨眉山月半轮秋,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影入平羌江水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夜发清溪向三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思君不见下渝州。
4.下列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野尽”中的“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感、画面感。
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改卷反馈:第4题 平均分仅为0.96,有点出乎意料。错在“直抒胸臆”(应该是“含蓄”)和“自己对家乡之水”(应该是“家乡之水对自己的恋恋不舍”),这是尾联的独特之处。同学们读诗还应该更细致些,这也是提纲上有的。
5.《渡荆门送别》与《峨眉山月歌》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3分)
两首诗都表现出诗人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内心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之情(1分),以及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表达1分)
第5题 均分2.09。题干问的是两首诗的相同之处,部分同学答的是不同之处,审题有待加强。个别同学答到“都表现出诗人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内心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