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10字。

  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南中学期中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谢辉根  审订:张晶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梳理与探究(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江南秋末冬初的天气仍是宜人的,无边的落木纷然而下,有些落mò  ①   ,但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北方的一派萧索。这江南的初冬如袅袅的佳人,穿上一件夹袄,显得更加雍容起来。
  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坡,坡上寒烟翠”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放眼北仑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   ,   ,   ,    ,    。 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大自然在临近休qì  ②    的时候 ,再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枫叶与菊花,营构了地面、天空中绚丽明净的色彩和拒霜耐寒的品 格提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落mò         ② 休 qì    
  (2)加点字“凝”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1分)
  A. níng     B. yí    C  nǐ
  (3)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山色不寒     ②绿意犹存      ③树头枝梢      ④仿佛五彩着色    ⑤层林尽染
  A.①⑤④③②         B.①④②③⑤         C.③④②⑤①        D.③①④⑤②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济南的冬天》选自《一些印象》,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茶馆》、话剧《骆驼祥子》等。
  B.《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题目,“秋思”是副标题。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诗经》《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D.“水藻”“秋天”是名词,“佩服”“提高”是动词;“垂询”“久仰”是敬辞,“拙荆”“寒舍”是谦辞。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不亦说乎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与人谋而不忠乎                  (4)人不堪其忧             
  4.古诗文默写。(10分)
  (1)古代诗歌大多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曹操登山观海:“水何澹澹,      ①     __”(《观沧海》);王湾驾舟扬帆:“潮平两岸阔,__      ②       __”(《次北固山下》);李白寄情明月:“峨眉山月半轮秋,       ③           ”(《峨眉山月歌》)“我寄愁心与明月,__        ④     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慨叹身世:“正是江南好风景,     ⑤       ”(《江南逢李龟年》);李益登楼远望生愁:“不知何处吹芦管,       ⑥     ”(《夜上受降城闻笛》);岑参想象故园菊花:“遥怜故园菊,   ⑦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马致远感概羁旅漂泊:“枯藤老树昏鸦,       ⑧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等。诗人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
  (2)古代文人雅士在诗文中常常会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哲理的情怀。如王湾《次北固山下》“       ⑨          ,        ⑩       ”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含生活哲理,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5. 以下两幅漫画选自蔡志忠编绘的《论语》,请根据要求作答。(4分)。
  ①小明想对[甲]图中“书呆子”的读书方法做出规劝,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小文想用一语来评价[乙]图中的说话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当仁,不让于师                           B.德不孤,必有邻
  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巧言令色,鲜矣仁
  三、阅读与鉴赏(59分)
  (一)名著阅读(8分)
  6.(1)根据《朝花夕拾》的阅读所知,下列文章中人物和身份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保姆
  B. 《父亲的病》——陈莲河——算命先生
  C. 《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寿镜吾——老师
  D. 《范爱农》——范爱农——留学生
  (2)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