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练习3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17.doc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18.doc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19.doc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20.doc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21.doc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22.doc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23.doc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砚台是用来研墨的器具,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的历史悠久,古人对它的称谓可谓多矣。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唐朝文嵩作《即墨侯石虚中传》,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如王迈诗云:“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苏轼为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写了一篇传记《万石君罗文传》,由此,“万石君”的名字亦流传开来。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砚已由最初的文房用具,逐渐演绎为精致的艺术品,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人常以砚比德,俗谚也有“砚田有谷,耕之有福”的说法。民间常把祖传的砚作为家山显贵、家道兴隆、书香绵远的象征。人们还认为砚是文人秀士或达官显贵的宝器,有驱邪避妖、镇恶扬善的功能。( ),砚虽小,却承载着泱泱大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历千载不衰,传万代不朽,是我国艺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将美好的心愿,以及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寄托于方寸之砚台上
B.美好的心愿,以及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被人们寄托于方寸之砚台上
C.方寸之砚台,寄寓着人们美好的心愿,凝聚着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
D.方寸之砚台,凝聚着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寄寓着人们美好的心愿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
……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9分)
雨后的四姑娘山下,盘山公路有些湿滑。恰逢雨季,因川西特殊的地质原因,不时有翻滚而下的山石挡在路中,不过马上就有清障车与公路维护人员来清理干净,不多时就恢复了通畅。车轮滚滚,奔驰着的大小车辆载着 的旅客、各式各样的货物驶向川西大地的深处。
公路边是川流不息的岷江,承载着川西的悠久历史, 奔腾而过。
两侧的山岭壁立千仞,如劈如削,山上奇峰突起,危岩耸立。岭间很是疏宽,四围合壁,托举起一个平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平原上又扬起一个个山、水、村、田、路的单元组合。眼前是散落在川西高原阿坝州上多如繁星的古老村寨之一,一个曾经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水磨镇。12年前那场大地震之后,一地有难,八方支援,再建重生的水磨古镇,不仅保留和恢复了她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更被赋予了全新的 。
而今,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水磨古镇更成为川西高原雪山脚下一只重生的金色凤凰。一栋栋新建的四层楼房从车窗外快速闪过。 间,不时可以看到建筑风格独特的羌家山寨依
……
语言文字运用一则练习及答案
六、选择简答
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如能经常沉下心来,静静凝思一番——即使忆起美色,也能爱而不淫;见到皇冠,也能羡而不妒,时时处处都能以一副体谅同情的襟怀临之,而同时又能欣于所遇,安于现状——如能做到这点,那岂不是真的参透德行睿智,永臻于幸福之境吗?譬如沿街游行,那深得其乐的人往往并非是那威仪赫赫、持旗前导的人,①。而一旦你达到这种境界,世上的任何奇谈怪论你也都会付之一笑。不论人们如何闪烁其词,如何讲得冠冕堂皇,这些对你都将毫不生效。这时如果你反问自己一下,人们一般所谓的声名财富甚至学问到底有何意义,你便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多么不切实际;于是你又回到你那缥缈的想象王国之中,这里在一般逐利心切的庸人俗物的眼中虽然不屑一顾,但对于目前一些深为这个一切失调的现实世界所苦的有心人们却是意义重大,他们仰望着天际滚滚群星的不息运行,不能不对那两种同属微若无物的不同事物骤生感喟,即在罗马帝国之与一只烟斗或百万金元之与一根琴弦之间到底有无区别?
18.下列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9.根据上下文,请简析加点词语“百万金元”与“一根琴弦”的表达效果。
20.文中①处的句子,有两种表达供你选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