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60字。

  古诗阅读专题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唐]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7.下列对本诗的内容和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题意,点明时间和地点,以洞庭秋景和北流江水引发后文的怀人念远之意。
  B.颔联直抒胸臆,以“万里梦”极言乡关之遥远,此为实写:以“五更愁”极言客居他乡时忆念之深切,此为虚写。
  C.颈联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愁情:翻开书籍已然无法解脱愁绪,登酒楼醉饮也许可以忘忧。
  D.尾联点明题目中的“有怀”,表达了对京洛故人的思念之情,并期待与他们再次同游。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断人行”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
  B.颔联所写全是客观实景,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是作者感物伤怀,表达对故乡的感怀、对亲人的思念。
  C.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既传达了诗人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的遭遇。
  D.尾联含蓄蕴藉,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何况此时战事频仍,生死更加难料。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对下列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用“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