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65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无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现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勃敌①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接一搏确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伏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契需头鹤跃而出若冶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②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景公嗣世,叠经诸乱,皆不能有所匡正。齐君负大,不义于天下,及孔子以礼责齐景公,愧悔无地。尝读《晏子春秋》,其言论多可采,原于老子者也,二桃而杀三勇士,清净流为名法,不其然哉。"
  (节选自《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
  【注】①前敌∶强敌。②齐庄;齐后庄公,齐景公的异母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
  B.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
  C.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
  D.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是谥号,义为"布义行刚",可见齐景公在位时国内虽有多次动乱,但他还是有所作为的。
  B.骖,指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古代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护卫居右,文中将左骖引申为尊者。
  C.使者,原指受命出使的人,见秦伯的烛武、到元营的文天祥皆属此类。文中泛指奉命办事的人。
  D.士礼,指对待士人所用的礼节。古人等级不同,对应的礼仪也不同。文中指士专用的丧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子经过公孙接等人时小步快走,以此表示对他们三人的尊敬,但他们没有起身,显得粗鲁无礼,引发晏子对他们的嫌恶。
  B.晏子认为要用符合礼法、建功立业和上下认同三个条件来评判勇士对国家的作用,如果不符合,不如让他们离开,去危害其他国家。
  C.公孙接说自己能搏骗虎,以示其勇武;田开疆说自己曾沙场退军,以示其功绩。古冶子则表示自己兼二人之长且超越之。
  D.高士奇认为《左传》所记晏子数事显示其没有尽到辅佐君王的责任,且言行不一∶言论源自老子,而用计杀人却趋向刑名律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
  (2)齐君负大,不义于天下,及孔子以礼责齐景公,愧悔无地。
  14.晏子认为可用二桃瓦解三士并杀之,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晏子做出该判断的依据。(3分)
  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二年春,关东诸将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动故也。今幼主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