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30字。
古诗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送裴侍御归上都①
张 谓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注] ①此诗作于潭州(今长沙),诗人时任潭州刺史。上都,指都城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首联写战乱平定后,裴侍御来潭州公干,现在要回去了。
B.颔联写裴侍御一路所经之地,沿途风景优美,洞庭与武陵水陆并举。
C.“离魂”指分离的愁绪,尾联将送行化实为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D.这是一首送别诗,用语平淡,但诗味浓郁,着重渲染了离别的凄然和伤感。
(2)颈联“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是后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其艺术特色。(6分)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重九赏心亭登高
范成大①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②重把杯。
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 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②双旌:镇帅的代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
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
C.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
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6分)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子 规①
杜 甫
峡里云安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