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10字。
“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能量的产生不是某一特定器官来发展的,或是通过人体所有细胞来实现的。一个活细胞就好比一簇火焰,它燃烧燃料,从而产生生命所需的能量。( )因为细胞完成“燃烧”是有温度条件的,即人体的正常体温。①只有这样,千千万万个小火焰才会遇和地“燃烧”,给生命提供所需的能量。②在细胞中,物质会永不停歇地传化为能量,就像一个不停转动的轮子。它是自然界更新循环的一种方式。在循环过程中,以葡萄糖形式存在的糖燃料经历了分解及一系列微妙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规律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环节都由一种特定的酶支配和控制,每一种酶都各司其职。每一环节都会产生能量,排出废物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变化的燃料分子会被传送到下一环节。当这个轮子“转”满一圈,燃料分子几乎被分解尽了,它们将随时与新的分子结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这一过程是生命世界的一大奇迹。③细胞就像一间化工厂,不断从事着生产活动。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④所有发挥作用的部分极其微小,就连细胞本身也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被看到。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个富有诗意但极不准确的比喻。
B.这个比喻虽不准确,但极富诗意。
C.这是一个极不准确但富有诗意的比喻。
D.这一比喻极富诗意,但并不准确。
2.下列各项中,对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句使用了借代手法,用“小火焰”借代细胞,使其特征更加鲜明。
B.第②句使用了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细胞内物质变能量的过程。
C.第③句使用了比喻手法,喻体“化工厂”形象地展现了细胞的活动情形。
D.第④句使用了夸张手法,突出细胞本身及其发挥作用部分的体积之小。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__①__,归根到底要靠劳动创造。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__②__,才能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强大正能量。全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