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4450字,答案扫描。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衣装有了进一步新的变化,新的统一规格,是由秦汉起始。从几点大处说来,王公贵族因为多取法刘邦平素所喜爱的一种把前梁高高耸起向后如一斜桥的冠式,于是成了标准官帽三梁、五梁作为等级区分。此外不论男女,有官爵的腰带边必须悬挂一条丈多长褶成两叠彩色不同的组绶。梳辫子的也有改成一环的。许多方面都已成定型。照文献说因为限制商人,作经纪的穿鞋还必需左右不同色。可是一方面有种种规章制度,对商人、奴婢限制特别大,另一方面却由于生产发展影响,过不到四十年,商人抬头,不仅打破了一切限制,穿戴得和王公差不多,即其奴婢也穿起锦绣来了。情形自然显得较为复杂,说它时就不易从简单概括得到比较明确印象了。惟复杂中,还有些规律为我们掌握住了的,即汉代高级锦绣花纹,主要不过十来种。主题图案,不外从两个方面得来,一是神仙思想的反映,一是现实享乐行为的反映。这此材料多岁现于西北新疆、甘肃和东北、蒙古及朝鲜,并由此得知,当时长安织室或齐地三服官年费巨万数额大量生产供赏赐臣下,并大量外输的高级丝绸,多是这种样子。
这些都是过去千年读书人不容易明白的,由于近年大量实物和比较材料的不断出土,试用真实文物和文献相互结合加以综合分析,逐渐才明白的,更新的发现无疑将进一步充实丰富我们这方面的知识,并改正部分推想的错误。
(摘编自沈从文《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材料二:
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重定衣服制度,衣带的等级就有二十八种之多。黄袍成了帝王的专用品,其他任何人都不许穿,穿了就算犯罪。规定的官服,有各种不同花色。每遇大朝会或重要节日,王公大臣们必须按照各自的品级,穿上各种锦袍。皇帝身边的御林军,也分穿不同花纹的染织绣衣。宫廷内更加奢侈,衣服、椅披、椅垫,都绣满花纹,甚至缀上真珠。皇后的凤冠大大的,上面满是珠宝,并且还有用金银丝盘成整出王母献寿故事的,等于把一台戏搬到了头上。贵族妇女的发髻和花冠,都以大为时髦,发上插的白角梳子有大到一尺二寸的。衣着的配色,打破了唐代以红紫、蓝绿为主色的习惯,采用了各种间色,粉紫、黝紫、葱白、银灰、沉香色等等,配合使用,色调显得十分鲜明;衣着的花纹,也由比较呆板的唐氏图案改写成生的折枝花样。
(摘编自沈从文《我们古代人怎么穿衣打扮》)
材料三:
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古中国衣衫上的点缀品却是完全无意义的,若说它是纯粹装饰性质的罢,为什么连鞋底上也满布着繁缛的图案呢?高底的边缘也充塞着密密的花纹。袄子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之别,镶滚之外,下摆与大襟上还闪烁着水钻盘的梅花、菊花,袖上另钉著名唤“阑干”的丝质花边,宽约七寸,挖空镂出福寿字样。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正是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惟有世上最清闲国家里最闲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我们的时装的历史,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些点缀品的逐渐减去。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入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一双袖子翩翩归来,预兆形式主义的复兴。最新的发展是向传统的一方面走,细节虽不能恢复,轮廓却可尽量引用,用得活泛,一样能够适应现代环境的需要。旗袍的大襟采取围裙式,就是个好例子。
(摘编自张爱玲《更衣记》)
材料四∶
服装业是创造美好时尚生活的基础消费品产业和民生产业,也是集中体现技术进步、社会文化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创新型产业。中国现有服装企业17万家,全行业从业人员 1620 万人,服装年总产量712亿件。2020年,国内市场服装销售总额4.5万亿元,出口1374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新的发展环境,中国服装行业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品"战略,加快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产品供给水平和发展能力稳步提升,行业增长与质量、结构、格局相得益彰,总体步入了世界服装制造强国之列。
一大批优秀中国原创服装品牌快速成长,在生活方式挖掘、产品研发、美学表达、模式创新、系统管理以及国内外资源整合等方面不断突破.不仅得到了广大消费者认可,也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主导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服装行业正在多元文化融合中持续创新,致力于构建基于中华文化为核心内涵的文化价值体系,打造服装强国建设最为根本性的时尚力量。
(摘编自陈大鹏《打造服装强国的时尚力量》,《经济日报》2021年6 月19 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衣装有了进一步新的变化,新的统一规格,到秦汉已成定型,从此很少改变。
B.秦汉时期衣装有种种规章制度,对商人、奴婢限制特别大,比如奴婢不能穿锦绣。
C.作者说"还有些规律为我们掌握住了的",这些规律都是运用推想的方法得出的。
D.用近年真实出土的文物可以改正"作经纪的穿鞋还必需左右不同色"的文献记载。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衣装、衣带的等级区分,宋代要比秦汉时期更为复杂和严格。
B.衣装的新变化,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
C.秦汉时期服装有现实享乐行为的反映,而宋代宫廷服装表现为更加奢侈。
D.服装发展从点缀品繁多到逐渐减去,是因为点缀太多浪费人力物力。
3.下列说法,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旗袍纹样复杂繁多,富有层次与变化,其图案既暗含寓意又起装饰作用。
B.如今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穿衣戴帽各种自主搭配不厌其烦。
C.商场出售的十字绣鞋垫用花样图纸和精细别致的十字绣技法再现劳动人民智慧。
D.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集纺、染、织、绣于一体,已载入非遗代表项目。
4.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沈从文研究中国服装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4分)
5.假定你是一名服装设计师,请结合相关材料,谈谈你对打造服装强国的创想。(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秦垄的老妇人
草 明
太阳射出了第一线晨光的时候,唐秀峰已经翻过了四五个山,他鼓尽了最后的力气赶前几十步,在一家小小的草房前停住了。
这里是老妇人二婆的屋子,论她脸上的皱纹和斑白的头发,已经是七十开外的人了。她打开门之后,唐秀峰爽朗地提出自己的请求,老妇人望住他的还在滴血的赤紫色的袖子,冷冷地说道:
"吃了败仗么?那么,进来喝一口热茶吧,我也要生炉子了。"
唐秀峰的左臂给机枪弹擦去了一大块肉,骨头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