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40字。

  中雅培粹学校2021-202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练习
  语  文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共23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2分)
  A.针灸(jiǔ) 澜语 前仆后继(pú) 矫揉造做
  B.箱箧(jiá) 豢养 咄咄逼人(duō) 觥筹交措
  C.恣睢(zī) 荒辟 箪食壶浆(dān) 形削骨立
  D.承蜩(chóu) 端祥 强(qiánɡ)聒不舍 可望而不可及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时代需要季羡林这样拥抱理想的学者,他们耐得住寂寞,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心向学问,终成一代大家。
  B.走出城市,来到乡村,诗情画意的原野,自然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C.当一切喧嚣戛然而止,这个世界猛然出奇地安静,人们忽然觉得这个地方如此陌生,如此遥远。
  D.长期的劳作让他显得身形单薄,阳光长期的青睐把他晒成了黑色。此刻,他站在扶贫书记面前,局促不安,鹤立鸡群。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雨花非遗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本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
  。        。        。        。中国书法通过变化无穷的线条,把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描绘得有声有色。
  ①书法通过线条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心灵的交流。
  ②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
  ③隶书的参差俯仰、楷书的方正端庄、行书的错落有致、草书的天马行空,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
  ④线条是书法艺术家心灵颤动的轨迹,是书法欣赏者心灵触动的凭借。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5.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纪传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编年体。
  B.古人常以“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踏青、荡秋千,重阳节挂菖蒲、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6.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人的风范。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共4分)
  古诗文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应当在华夏大地上代代相传。不读“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怎么知道哪怕是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古人依然选择坚守本心!不读王湾《次北固山下》“            ,            。”怎么知道在时序交替中也暗含哲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7.综合运用(6分)
  毕业前夕,班级开展“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光阴似箭,岁月无情。你认为下面哪句诗没有表达这一主题。(       )(2分)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折。
  C.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D.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语文老师准备带大家编写一本名为《流金岁月》的班史纪念册,请你为这本班史纪念册设计剩余的两个板块。(2分)
  板块一:班级留影 板块二:            板块三:           
  小洪和小林原本是好朋友,可是因为生活上的小事,两人闹了矛盾,很久都没说过话。请你以小洪的名义给小林写一则临别赠言,既表达自己的歉意,也为小林送去祝福。(不超过70字)(2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44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清平乐??题上卢桥①
  辛弃疾
  清泉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②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注】①上卢桥在江西上饶境内。1181年冬天(宋厚熙八年),词人由于王蔺等人的弹劾被罢官,归居上饶。此词当作于词人闲居上饶时期。②陵谷:指山陵变深谷,深谷化山陵。
  8.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上篇描绘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