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20字。

  涞源县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7页,满分:120分,答题:120分钟
  第一部分(1-4题  共2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是殊途同归。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贤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手段而消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应改为  ________       ________应该为__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神韵    (    )         斗转星移(    )
  2.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句子。(每空1分共7分)
  (1)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李贺)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赤壁》杜牧)
  (3)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
  (4)李清照的《渔家傲》中,词人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敌人节节败退。
  B.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
  C.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D.他触目伤怀(触碰到自己的眼睛,心里不高兴),自然情不能自已。
  4.   综合性学习(6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创造,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了解节气,八年级(1)班组织“节气??中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任务由你完成。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2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盟会议中心召开。11月30日17点30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不能超过15个字)
  (2)2016年11月22日,北京下起了鹅毛大雪,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用“‘小雪’迎大雪”作标题对相关事件进行了系列报道,这题目中的“小雪”指的是(   )(2分)
  A. 天气    B.景物    C.节日    D.节气
  (3)根据你的积累,“冬至”有哪些特点和习俗?(2分)
  第二部分(5-20题 共50分)
  一、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共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6.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4分)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共14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