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59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任务二:学法古人
古之学者,讲究读书之道。小文找到了以下资料,请你参与,完成探究性活动。
材料一:
怜愚诗(其一)
一个浑身①有几何②,学书不就学兵戈③。
南思北想无安著,明镜催人白发多。
【注释】:①浑身:指一生。②几何: 。③学书不就学兵戈:指项羽。
材料二:
古人读书法两则
【甲】看文字如捉贼,须于盗发处,自一文①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勘出,莫只描摸个大纲。纵使知道此人是贼,却不知他在何处做贼,亦不得。读时要体认得亲切,解时别白得分晓,如此读书方为有益。
【乙】吕子约云:“学原于思,不致其思绎②以通之,则无自可进。苟苦思力索,则浅迫无味。惟学焉而时复思绎,勿忘勿助,积累停蓄,浃洽③涵养。杜元凯所谓‘如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此即‘时习而悦’之注释也。”先生答曰:“此说甚佳。
(选自《朱子读书法》)
【注释】:①一文:指一文钱。②别白:分辨明白。③思绎(yì):思索寻求。④浃(jiā)洽:和谐融洽。⑤膏泽:滋润作物的雨水。
●读古文??说文解字
8. 阅读材料后,同学们展开了交流。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小文:“几何”没有注释,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小语:我们在清代(1)_____《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一句中学过,可以理解为:(2)____。我不理解“学书不就学兵戈”中“就”的意思,查阅《古代汉语词典》之后,发现有“①靠近;②到;③完成;④趁着”这四个常见意思。你觉得是哪一个呢?
小文:根据诗意,我觉得选(3)“_____”,因为(4)______。
小语:厉害!我在阅读材料【乙】时,觉得画波浪线的句子和《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话类似,但是想不起来了,你知道吗?
小文:我觉得是(5)“______,_______”,他们都讲述了(6)______的读书之法。而且我觉得“此即‘时习而悦’之注释也”说的也是《论语》的句子:(7)“______,______”。
9. 阅读材料二【甲】文时,小文对画横线句有疑感,便写了批注。请帮他解答。
●找相似??比较阅读
10. 小文认为,《怜愚诗》和《诚子书》在讲述的道理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意,加以说明。
●学古法??审慎思辨
11. 在交流时,小文觉得朱子“莫只描摸个大纲”这一读书方法太过绝对。对此,组员们以《西游记》阅读为例展开了交流。你赞同小文的观点吗?请阐述理由。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课内词语盘点(4分)
18.解释表格中文言词语的意思。(4分)
文言词语 课文例句 文言现象 释 义
儿女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今异义 古义: ① ;
今义:儿子女儿
学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一词多义 非学无以广才: ②
非志无以成学:学业
犬 其一犬坐于前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③
舍 其人舍然大喜 通假字 “舍”通“释”: ④
(二)阅读下列一组材料,完成19-21题。(12分)
材料一: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材料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材料三: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