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850字。
小说“语言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关于一匹枣红马的记忆
于 博
一碗高粱米,磨得有些破碎,里面夹杂着糠皮儿。德才死死地盯着,气喘得也粗,手心有些发热,他使劲儿在大衣襟上揉搓着,咽了一口唾沫,四下瞅了瞅,四周很黑,只有马槽上的马灯有些明亮。四周很静,狗叫的声儿都没有,只有马吃夜草的声儿。德才终于一咬牙,把那碗高粱米慌乱地倒进大衣兜里……
这碗高粱米是枣红马的夜宵。枣红马怀了驹,但日渐消瘦。生产队长就叫饲养员每天夜里给枣红马加一碗高粱米补身子。德才就是队里的饲养员,这活儿自然就落到了德才身上。
德才的老婆也怀孕了。因为粮食不够吃,多半是吃烀土豆,老婆有些浮肿,这几天总吐,德才担心她一不小心把孩子给吐出来。于是,这天夜里,他把枣红马的夜宵偷回了家,老婆喝上了一顿香喷喷的高粱米粥。
德才剥削了枣红马几碗高粱米呢?不知道,但德才媳妇自从喝上了那晚的高粱米粥,浮肿慢慢消了,也不吐了,德才很高兴。看着枣红马,他的心却有点发酸。
枣红马要生产了,德才媳妇的肚子也拧劲儿地疼上了。生产队的大院里围了一帮人,德才家也围了一帮人。
德才媳妇一阵折腾,孩子顺顺当当地生了出来。
枣红马产驹却不那么痛快。好半天,马驹生下来了,枣红马却意外地死了。队长心疼得直叫,说枣红马是因为缺营养,后悔高粱米加少了。
德才喘着气跑到生产队时,正好听到队长这句话。他心一绷,脸色就跟枣红马的毛一样。他低着头,看着枣红马的尸体,手心里出了一堆汗。他不明白,这么大的一匹马,咋还没媳妇尿性呢?想着想着,心里又是一绷……
队长说,这是两匹马的命。母马死了,小马驹还能活吗?可也怪,从那天起,家家轮班给小马驹喂饭喂米汤,小马驹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生产队长叹了口气,吩咐人给枣红马扒皮。忙了小半天,一块块马肉被分到了各家。
德才拎着一斤多的马肉摇晃着回到家,媳妇乐了,说枣红马是可惜了,但好歹能吃上一顿马肉馅的饺子。说完,拿刀就去剁肉。倚在门框上的德才忽地抢过菜板子上的马肉跑出了门。媳妇当时愣住了,跟着撵了出去。德才跑得飞快。他出了屯子,在东山湾把马肉埋了。
不知什么时候,媳妇已经站在德才身后,抹着眼泪,她不明白德才为啥这么做。德才眼珠子有些发红,回过身狠狠地说:“你想吃肉?你早就把马肉吃了,你吃了一匹马,一匹枣红马!”
德才媳妇看着德才,有些害怕。结婚两年了,没见过老实巴交的德才这般吓人。嘴张了两下,想问问这话是从哪说起呢,但没有说出来。
德才在马坟旁边坐了好长时间,太阳落山了才往回走。屯子里到处弥漫着马肉的香气。德才媳妇吸了吸鼻子,眼睛有些湿润……
小马驹长大了,又成了一匹枣红马。德才也成了生产队里出了名的车把式。
这年,他领着队里的三挂马车去山里倒套子,就是从小兴安岭上把木头运下来,再拉回屯子。下山时,枣红马不知什么原因受惊了,突然狂奔起来。跟着德才的赶车的副手刘二急忙跳下车。德才拼命地拽着枣红马,刘二大喊,叫德才赶紧撒手,不然被卷到车底下或者挤到树上,德才肯定得成馅饼。德才没有理会刘二的喊叫,他使劲儿地一边拖住枣红马,一边喊叫着。德才说他要撒手,枣红马就成了馅饼。
结果,德才被挤到一棵粗大的松树上,成了馅饼。马车卡在树上,枣红马仰脖嘶叫一声,前蹄抬起,然后落下,浑身的毛被汗水湿透了,喘了几口粗气,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似的,低下了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了。
马坟旁,多了一块新坟。德才媳妇跪在坟前烧纸,眼睛瞪得老大,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转,但始终没有掉下来。人们奇怪,不是因为德才媳妇没哭,而是坟头有一碗新磨的高粱米……
德才的儿子长大了,考到省城师范大学,学的是画画。毕业那年,德才的儿子画了一幅画,老师推荐他参加省里的美术比赛,说一准能获奖。交作品时,老师却找不到他了。
德才的儿子这时已经坐着火车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二佐村。
在德才的坟和挨着德才的马坟旁,德才的儿子磕了三个响头后,慢慢站起身,打开一幅画,画面上是一匹奔腾的枣红马,昂着头,鬃毛飞舞,四蹄腾空。
(选自2018年第8期《海燕》,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对高粱米的特写很有意味,数量之少、品质之劣赫然在目,突出了当时物质财富的匮乏,引出下文德才“剥削”枣红马的补品并导致其死亡等情节。
B.小说情节简单而又曲折有致,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跃然纸上,在刻画主人公德才时,综合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C.小说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通过对德才媳妇神态、动作的刻画和对“高粱米”的特写,表现了德才媳妇对德才的理解与痛悼,对枣红马的感激与愧疚。
D.小说有主副两条线索:枣红马一“家”两代的故事是主线,德才一家两代的故事是副线;两条线索有时并行,有时交错,其联络点是对马的态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前半部分将怀孕的德才媳妇与枣红马对照着写,表现了德才一家与枣红马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为故事的展开做铺垫。
B.德才明知偷枣红马的夜宵会导致枣红马死亡,但他还是将高粱米给了怀孕的媳妇吃,之后他得知枣红马死去的消息,内心愧疚至极。
C.德才因救小枣红马而死,德才媳妇明白他是为了报答枣红马的恩情而死,所以在坟头放了一碗新磨的高粱米。
D.小说先从德才偷高粱米写起,又介绍了小枣红马的现状,一步步讲述了德才一家与大、小枣红马的故事。
3.小说结尾写德才儿子在坟前展示了自己画的一幅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4.请简要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6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