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640字。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3小题,共150分,共5页。
  2.考试时间:150分钟
  3.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弘扬学术精神  打造学术精品
  一个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高低、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贡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民族为人类社会奉献了多少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让世界认识“学术中国”,是新时代我国学者的使命。推进学术研究、打造学术精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学者要弘扬学术精神。
  学术精神首先是一种理性精神。学术研究说到底就是探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真理。对真理的探究是一种理性活动,具有理性特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必须善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且能进一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成理性认识。缺乏理性精神的人,是难以认识和把握真理的,自然也就难以打造学术精品、取得学术成就。
  学术精神还应当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术研究所探究的真理,具有一种无上的崇高性和神圣性。真理之所以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是因为真理关乎人类社会的福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研究是在为人类社会谋福祉,学术精神是一种造福于人类的精神、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不同,其所拥有的世界和人生也不同。诚然,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也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动力,也可能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一个人若想在学术研究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取得重大学术成就,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努力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回顾学术发展史,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大作为、大成就的人,往往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马克思何以在衣食不足的生活困境中,能够坚持完成《资本论》的写作?这显然与他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人类献身的人生信念分不开。17岁的马克思在高中毕业论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也是马克思在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中仍能写出恢弘巨著的强大动力。再看爱因斯坦,他之所以能够在学术研究中取得辉煌成就,登上科学之巅,固然与他的智商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有造福人类的博大胸怀,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的这句话生动诠释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如果一个学者汲汲于名利,心里只装着自己,恐怕就难以为社会奉献学术精品。
  学术研究是为了追求真理,这就要求学者勇于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直至认识和掌握真理。因此,学术精神也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精神。一个学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是难以一下子认识和掌握真理的,其间难免要经历一些曲折甚至走一些弯路。因此,从事学术研究最忌自以为是,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绝对化,哪怕是自己觉得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也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反复修订,使其经受时间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只有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断向上攀登,才能打造学术精品。一个学者如果处处自以为是,不忍自己否定自己,不愿自己超越自己,断然拿不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摘编自段德智《弘扬学术精神才能打造学术精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曲折的,学者切不可自以为是,要勇于自我否定自我超越。
  B.学术研究要善于思考分析以形成理性认识,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
  C.冯友兰先生认为,想要取得重大学术成就,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D.一个民族为人类社会奉献学术精品的多少取决于该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高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阐述了学术精神内涵和弘扬学术精神应“如何做”。
  B.主体部分每段的段首都有一个独立的分论点,从不同角度对总论点进行论证。
  C.文章首段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学者打造学术精品,重在弘扬学术精神。
  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了举例、引用名言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探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真理的学术研究是一种理性活动,它具有理性特质。
  B.如果学者自以为是,不能勇于否定、超越自我,那么必然打造不出学术精品。
  C.马克思年轻时树立的为人类献身的人生信念,成为他在困境中创作的强大动力。
  D.学术研究是在为人类社会谋福祉,它服务人民,因此具有无上崇高性和神圣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杰克的微笑
  刘宇婷译
  我年轻的时候在一个小厂工作,那阵子我刚认识迈克,他是个风趣的大块头,总爱开玩笑,搞些小恶作剧。迈克是头儿,有个叫皮特的总跟在迈克的屁股后头,工厂里还有个叫杰克的人,年纪比我们都大一些,他平时沉默寡言,从不凑热闹,也不惹是生非,3年来他一直穿着同一条打了补丁的裤子。他总是独自吃午饭,也不参与我们午休时的游戏。他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树下。自然而然地,杰克成了迈克捉弄的对象。有时候,杰克会在饭盒里发现一只活青蛙,或是在帽子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