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00字。

  高考作文素材:万能人物素材的适用话题及运用
  一、贤德之师,周游列国——孔子
  经典语录: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经典素材: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言行被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勤奋好学,博学多能,30岁左右便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私学”,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开创了平民百姓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先河。当时的鲁国国君耽于享乐,荒废政事,孔子在鲁国长期得不到重用,便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去推行他的为政方案。此次出行,历时14年,途经卫、曹、宋、郑、陈、蔡、楚7个诸侯国,结果孔子都未得到重用。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用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创立了以“礼”和“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对后世的知识分子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适用话题】
  信念乐观磨难志向精神境界
  【素材运用】
  每一位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之家,却必须面对家族
  没落的现实;他创立了“仁”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贫困并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不屈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
  二、超然物外,逍遥无为——庄子
  经典语录: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经典素材:
  庄子(前369一前286),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的学说继承了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在哲学上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璞归真。他尖锐地批判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精辟见解;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