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60字。
2022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
本期主题: 让
【作文导写】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有一个小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依据】
作文历来是高考语文科目的“半壁江山”,从近年高考情况看,直接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已成为主要的命题形式。2008年全国各地18份高考试卷,直接命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各占8份,话题作文仅占2份。2009年全国各地18份高考试卷,新材料作文8篇,命题作文6篇,半命题作文2篇,话题作文2篇。从中可以看出,新材料作文最受命题专家喜欢,其次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占有一席之地。从文体上看,18个作文试题,明确规定“文体自选”的有8个,规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的有8个;只有江西卷限定“必须写议论文”,湖南卷限定写“议论文或记叙文”。“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对考生的约束较少,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作文形式上的创新更容易。限定文体,束缚较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但体现了考查的着力点,对纠正高中生文体意识不强的弊端有积极作用。从作文试题涉及的题材领域来看,18个作文试题分别涉及到思想领域、社会领域、生活领域。从命题原则上看,首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激发考生的表达与创新欲望为出发点,以调动考生的思想与生活积累,激发考生挖掘写作潜能,充分展现真我个性为最高要求;其次体现了语文本位原则,高考作文旨在考查考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状态。大部分命题形式开放,紧扣现实,有较好的区分度,能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使考生有事可叙,有理可议,人人都能享受“下笔如有神”,“妙手偶得之”的佳境。本命题体现了高考的命题原则,也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
【写作引导】
这是一则寓意性新材料作文,考生应在整体解读、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可着重抓住材料中“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这几句话来提炼观点,选择立意角度。切入点可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从“人与人”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