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870字。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野兴陆游
  鬓边莫笑久星星,造物常钟我辈情。
  每带余酿蹋花影,又和残梦听莺声。
  轩窗风过书答乱,洲渚潮生钓艇横。
  韩子未除豪气在,文章都待不平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自嘲衰老,说造物主常常钟情于我,很久以来我就已经两鬓斑臼了。
  B.颔联写诗人的雅兴,常常带着几分醉意月下赏花,朦胧的睡梦中听莺鸣。
  C.一个“横”字形象地写出了钓艇随意停放的状态,又写出诗人自适自足的情态。
  D.全诗紧扣标题,蹋花影、听莺声、读书、垂钓,从白天到晚上,层次清晰。
  (2)最后一联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骢马(唐)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①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注】①长城窟:相传长城下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①西江月苏轼
  ②③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③层霄:弥漫的云气。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E.词人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表现了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吴潜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