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74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年元月高三年级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契丹聚兵近。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洛、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京师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中官势族筑园拊侵惠民河以故河寒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
  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莹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尤/子非邀福者/
  B.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尤子/非邀福者/
  C.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尤子/非邀福者/
  D.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尤/子非邀福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官,指官员因故辞去官职。此外,“解佩”“解绶”“解褐”都有辞去官职的意思。
  B.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
  C.工部员外郎,官职名。工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土木工程等,长官为工部尚书。
  D.东宫,是古代宫殿建筑之一,因位千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也代指太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包拯孝顺父母。出任建昌知县时,因为父母年岁已老,包拯就推辞不去,后来父母相继去
  世后,才出去做官。
  B.包拯关心民生。契丹在边塞聚集军队,朝廷命令他去河北征粮,包拯请求把牧马交给百
  姓,帮助耕种。
  C.包拯为人有原则,与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他人,和旧友、亲戚同乡也都
  断绝了往来。
  D.包拯为官清廉。虽然地位高贵,但是衣食用度都和普通百姓一样,对子孙为官也严格要
  求,不许贪赃枉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2)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14.包拯刚毅正直,不畏权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请简要概括。(3分)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元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明帝永平三年十月,莎车王贤以兵威逼夺于阗,使其将守之。于阗人杀其将军德立大人休莫霸为王贤率诸国兵数万击之大为休莫霸所败脱身走还休莫霸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