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50字。
辽宁省辽源市2022届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满分150分,共12页。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直系子孙的“妻”与“女”,作为孔氏家族的女性后裔,在一定意义上可被视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女性形象的标识。
孔子设教杏坛,开私学先河,创孔氏家学。自孔鲤起,孔氏后裔即以传承和发展儒学为己任,将习礼学诗奉为祖训,形成了“诗礼传家”的家学传统。与之一脉相承,孔氏家族十分重视对女性成员的教育。孔子第75代女孙孔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之后“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15岁时,家人为其延师学习“修己御众之道”和“行文作诗之法”。又如第73代女孙孔璐华在《哭父六首》中有诗云:“痛想父言犹在耳,提携亲授国风篇。”并自注“余幼年先君口诵国风,指而言曰:‘愿汝他年能知此义。’”由此不难发现,孔氏家族非常重视女孙的闺阁教育,或延聘名师,或父母亲授,表现出对妇学和女教的高度重视。孔家女媳大多来自名门望族或书香门第,闺阁时期一般接受了良好的家族教育,于归后,受孔氏家族推重妇学氛围的影响和支持,往往诗文创作亦成就斐然。清人孔宪彝辑《阙里孔氏诗钞》收录孔家闺秀诗人18位,收其诗106首。其中,收录女孙6位诗作55首,女媳12位诗作51首。作为孔氏家集,《诗钞》对闺秀诗作的公开选录和刊刻,清晰阐明了家族立场:作为孔子的女性后裔,其亦是孔氏家学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扬者。因此,无论是对其“为女”之时文学教育的重视,抑或是对其“为妻”“为母”之后文学才华和文学声名的奖掖,均体现了孔氏家族“诗礼传家”的女子教育风习,使有清一代孔氏家族涌现出大量女性诗人。据现有相关史料,包括孔家女孙及孔家女媳各20余人中,每人均有诗词专集或诗作行世,共计专集30余部,诗作逾千首。其诗词作品在家族内部流传,亦在社会公共领域获得了较大范围传播,或录入地方志,或列入《艺文志》,或入选清代颇具影响力如《国朝词综》等的诗词选集,甚至入选清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诗歌总集《撷芳集》。
孔氏家族女性在践履妇德规范同时,又表现出比较清晰的女性意识。其一,她们以自称和互称,为女性的文学行为寻求渊源流自;其二,她们依托血缘和姻亲关系,通过诗词唱和、歌咏题跋、结社交游等文学活动,组成了一个孔氏家族女性诗人群,建构了一个开阔丰富的精神空间;其三,她们从女性视角出发,批评忽视或歧视女性的现象,表现出一定的批判精神。少数女性甚至表露了一定的平权意识,发为近代两性教育平权的先声,如孔璐华反对将安史之乱归咎于杨贵妃:“君主误在渔阳事,空把倾城咎妇人。”
综上所述,与清代一些保守文人力倡“才可妨德”“才高累德”,甚至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而排斥妇学和女教不同,孔氏家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妇女德才兼备、相得益彰的融通态度,为孔氏家族女性的文学成就及多方面发展提供了可能,进而培育出了卓然而立的女性诗人群体。
(摘编自姜丽静、吴佩林《清代孔氏家族的女子教育与女性诗人群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家学传统的影响下,孔氏家族以习礼学诗为核心的祖训十分重视女性成员的教育。
B.延聘名师或是父母亲授,表现出孔氏家族对女孙闺阁教育中妇学与女教的高度重视。
C.来自名门望族的孔家女媳于归后,受孔氏家族推重妇学的影响,往往诗文成就斐然。
D.孔氏家族女诗人群体卓然而立,得益于家族对妇女德才兼备、相得益彰的融通态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明确孔氏家族女性后裔的内涵,利于从一脉相承角度论证孔氏家学传统的发展特点。
B.孔子75代女孙受教情况置于73代女孙事例前,突出了设教杏坛与延聘名师的源流关系。
C.文章第三段引用孔璐华的诗句,生动明确地论证了孔氏家族少数女性已经有了平权意识。
D.清代一些保守文人对妇学和女教的排斥,从反面突出了孔氏家族女子教育风习的进步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孔家女媳诗人的创作情况看,她们于归前的家族教育中,“行文作诗之法”更受重视。
B.《国朝词综》《撷芳集》在社会公共领域对孔氏家学的传播功能,劣于《阙里孔氏诗钞》。
C.孔氏家族女性将比较清晰的女性意识与践履妇德规范相结合,才获得了独特的诗歌成就。
D.只有依托血缘和姻亲关系,孔氏家族的女诗人们才可能组织和举办属于自己的文学活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认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