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290字。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说早期的奇幻作品还具有远古神话色彩,并在某种程度上建基在历史的原型故事与原型人物(往往是帝王)之上,那么到了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奇幻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故事呈现出架空历史、根于幻想的趋势,故事发生地往往为虚构的大陆。在《霍比特人》《指环王》等一系列作品中,托尔金确立下来的现代奇幻话语影响深远,直接引发了奇幻文学的高峰——以逝去的美好事物、极端的善恶对立、童真的异族精灵、极具号召力的英雄等为主要特征。在他的奇幻世界中,借助于魔法的庇护,勇敢又善良的英雄历经磨难终将战胜邪恶。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架空历史、根于幻想的奇幻话语恰恰来自于对现实的关注与反思。托尔金曾说,奇幻文学旨在打造“第二世界”。但“第二世界”并不是不让人与现实发生联系,而是在架空的世界中重新编排人性的善恶,在心理层面缝合情感创伤、净化心灵。在幻想的世界中,人们可以跟随主人公游于仙境,并毫无顾忌地认同于正义的一方:他们善良、守信、道德长存。这些特质如此稳定,以至于我们大可安放人类所有的美好品质。
(摘编自林萌《西方奇幻文学:从史诗巨著到大众影视》)
材料二:
神话作为世界大众文艺的根语汇、源代码,当然不能缺少中国传统神话与当代中国作家对神话再创造。中国网络文学同样是以玄幻、修真、仙侠、奇幻、都市异能、历史言情为常见类型,如《佣兵天下》《间客》《盘龙》《神墓》《放开那个女巫》《诡秘之主》等,以及许多女性历史言情小说,在想象力和体验性上都可以与好莱坞电影相媲美。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能够成批量走出国门,在欧美以及亚洲等地受到广泛欢迎,正是我们有很多由这种神话思维支撑的幻想类和历史言情类作品。
为何人类如此需要幻想类型的文艺作品?这是因为人们对现实世界知道得越多,就越希望探索未知世界,以免被现实世界的成见束缚。人类情感体验的最高形态,是在虚拟情境、超现实情境中,凭想象力而能够达成的情感活动,并由此得到高潮体验。越是聪慧的人,体验虚拟情境的动机就越强烈。当人类在超现实情境中,获得新奇、惊奇、神奇的体验,就会极大地激活人类猎奇机制,让受众在想象中靠近虚拟的超级英雄——“神我”目标,体验力量与神智得以成长的过程,给人以向上奋斗的诱导。
青少年受众偏好具有神奇效应的小说与影视剧,正是因为青少年的成长,亟须培育、发展猎奇机制。而提升生存、发展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成年人的终生课题,其对神奇效应的体验需求亦是终生的。成年人是幻想小说与电影的主要创作群体,亦是主要受众群体。
在正常社会条件下,人们得到新奇、惊奇、神奇体验的情感效应越大,创造力就越丰富,所以大众文艺作品总是以超现实的神话形态为常见的作品形态,并用文艺技巧对惊奇、神奇效应加以合理化、程序化安排,以安抚不适感,这是人类精神需求的自然反应。人类知识大爆炸得益于人类变得比从前更聪明,而知识大爆炸之后的社会,需要人类个体信息处理能力变得更为强大,猎奇机制更加有效,所以对神奇世界的体验需求更为强劲。这就更加需要超现实情境的、具有神话思维的文艺作品。未来,随着科技与社会的高速变化,如果缺少对虚拟情境的想象能力、缺少把现实与超现实情境的语码相互转换能力的人,就会导致人类既不能理解超现实世界,也不能理解现实世界,这将无法发展自身。
20世纪以后世界大众文艺回归神话传统,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网络文学为人类重新创造新神话,正是顺应了人类对神奇体验效应的需求。它们大胆吸纳全人类各种文化资源,把世界各地的神话元素、科技想象与人文关怀、伦理态度相融合,形成自己新的情感体验知识谱系。这就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长盛不衰的基础。
(摘编自王祥《不断顺应人类对情感体验的新需求——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的启示》)
材料三:
想象世界的创造,是幻想类文艺作品的核心任务之一,包括仙侠类网络文艺。近年来,中国仙侠类网络文艺持续升温,成为文艺创作和产业发展的一大热门。如何提升想象世界的创作水平,赋予想象世界以独特的叙事价值、文化功能,是仙侠类网络文艺创新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事实上,所有的虚构写作都在建构和探讨不同的可能世界。当读者沉浸到一个虚构故事之中时,不仅角色对于他们来说是真实的,就连角色所生活的想象世界,也在他们头脑中暂时取代了真实世界的位置。
常规的叙事规则强调,环境和背景以服务于人物、故事为核心目标。离开角色的行动,环境和背景不具有独立价值。而以《指环王》《精灵宝钻》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当代幻想类文艺作品,则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在《精灵宝钻》中,人物、故事与想象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倒转。一系列并不连贯的角色和行动,其实是为了建构完整的中土世界史诗。想象世界之宽厚程度,超出了故事本身的需求,而发展出某种主体性、独立性。这种想象世界,不仅支撑了特定的角色和行动,也成为其他媒介产品的孵化母体,推动了高品质IP的形成。
换句话说,精彩的想象世界,提供了足够广阔的叙事篇幅,让一般性的叙事假定得以升级。它通过隐喻、象征等方式,容纳了价值、神话和世界观层面,为大众提供了关于人生和世界的积极思考。除此,想象世界还有助于推动叙事风格的多元尝试。它突破了传统叙事规则对于环境和背景的限定,刺激相关作品逐渐脱离单一主角和高度集中的单线叙事,让多角色、网状和碎片化成为新的流行风格。
(摘编自梁君健《想象世界:仙侠类网络文艺的升级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的奇幻作品不再塑造早期奇幻作品中常有的帝王,而改为塑造极具号召力的英雄。
B.人类希望通过幻想类作品探索未知世界,摆脱现实世界的成见束缚,其中越聪慧的人表现得越强烈。
C.《指环王》等一系列优秀幻想类文艺作品都遵循以人物和故事为核心的原则,围绕核心虚构环境和背景。
D.西方当代幻想类文艺作品为了建构完整的中土世界史诗,偏离了现实世界,使角色与现实产生了疏离。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奇幻作品经过发展,保留了神话色彩,但虚构的成分更大,幻想的意味更浓,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功不可没。
B.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打造的“第二世界”是作者幻想的世界,作品中常表现出对美好事物和美好品质的歌颂。
C.中国网络文学中有很多传统神话的元素,因而能成批量走出国门,受到欧美以及亚洲等地大众的广泛欢迎。
D.优秀网络文艺作品对青少年不无裨益,幻想类作品有助于培育、发展他们的猎奇机制,提升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直播的领域逐渐多元化,美食、健身等新的内容不断被挖掘,‘网红’还出现虚拟化现象,虚拟人物也可能成为‘网红’,如‘一禅小和尚’等。”
B.“网络文学作品《老妈有喜》涉及二孩政策、中年妇女境遇、青春期叛逆等社会热点话题,书写了两代女性的成长与自我价值追求,颇具时代气息。”
C.“网络仙侠奇幻小说《佛本是道》以《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传统仙魔小说为底,作者以超乎常人的想象力一点点完善了一个真实的洪荒世界。”
D.“从1997年至今,《哈利•波特》不仅推出了图书、电影版本,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样的产业链,有助于作品成为新的文学经典。”
4.请分析材料二画横线段落的论证思路。(5分)
5.请依据三则材料,对网络文学创作者提出三条建议。(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志
刘白羽
天是晴了。漳河暴涨的洪水,却并未因此落下去。波浪在阳光下一闪,便“哗”的一声抛掷过去了。特别是在山谷里,洪水发出吓人的“轰隆一轰隆”的声响。半夜,我的隔壁,有着关于这水吼的对话。起先,是一个浓鼻音的老人在说“……你听!蛟在叫呢……”
“哪里有什么蛟,这不过是水在打绞,打旋,就响起来了!”
可是不拘怎样,那岩脚下吼叫的怪声响,还是引起我无限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