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290字。

  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含答案解析(1)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1)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颔联中的“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
  起。“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D.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如听万壑松”这一句是纯客观的描写。
  (2)请你谈一谈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在表达上的妙处。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船户
  高翥
  尽将家具载轻舟,来往长江春复秋。
  ①三世儿孙居柁尾,四方知识会沙头。
  ②老翁晓起占风信,少妇晨妆照水流。
  ③自笑此生漂泊甚,爱渠生理付浮悠。
  【注释】①知识:相识的人。②占:预测。③生理:生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老翁一家以船为家起笔,通过简练的笔墨,概述船户来往长江的生活状况。
  B.诗人既介绍了船家三代人共居船尾的和睦,也表现了船家人缘好、熟人多的欢洽。
  C.诗中写到了老翁和少妇的动作,晓起看天气,照水梳晓鬓,各具情态,宁静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老翁的自嘲,表现船家漂泊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与柳宗元
  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
  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相比,这两首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①②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释]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2)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