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320字。

  备战高考语文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过菊江亭
  于谦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咏菊
  曹雪芹(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3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释】①菊江亭:今位于安徽东至县东流镇滨江处,晋时属江西彭泽;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常来此植菊。②欹:通“倚”。③平章:品评。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前两句写陶渊明在菊江亭的五棵柳树旁拄杖而行,从而写出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
  B.第二首前两句写咏菊之人怀着无法摆脱的诗情,从暮到晓,绕着篱笆,靠着石头,吟咏菊花。
  C.两首诗所题咏的菊花,都与辞官归隐的陶渊明相关,都表达了对陶渊明高风亮节的赞颂之情。
  D.两首诗在题咏菊花的同时,写到“五柳”“一辞独擅晋文章”“陶令”,都属于引用典故。
  (2)咏物诗往往会在物中寄托诗人的思想情感。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中明确表达了诗人自己不喜欢无情之物的心态。
  B.第一首诗暗含了诗人对陶渊明能保持高风亮节的赞赏之情。
  C.第二首写诗人在吟咏菊花的过程中,用霜色来描摹菊之形。
  D.第二首写诗人月下吟咏菊花时,口里含有菊花清香的花瓣。
  (3)阅读上面两首诗,回答问题。①菊花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两位诗人分别是怎样描写菊花的?②两首诗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刘禹锡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1)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和卢国华辛弃疾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着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注释】卢国华:《丽水县志》:“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刑使。《福建通志职官志》:“卢彦德,丽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绍熙间任。”汉代置绣衣使者,均衣绣持节,捕逐盗贼。宋代提刑使即为其官。
  (1)作者运用哪些手法塑造卢国华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2)本词表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