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630字。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孔子终生努力尝试把社会和文明引入正途,给它一个真正的基础,以此防止文明的毁灭。当孔子看到他不能阻止中国文明的毁灭时,他好像一个看到自己房屋着火、燃烧着要掉在头顶上的建筑师,确信他不可能挽救房屋,知道他所能做的事情是挽救这建筑的图纸和设计,这样以后就可以有机会重建;于是他挽救了中国文明的图纸和设计,保存在中国圣经的旧约里面——五本圣经即《五经》,五本正典。这就是孔子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伟大功绩。
  但这并不是孔子为中华民族所做的最主要的和最伟大的工作。他所做的最伟大的工作是通过挽救文明的图纸和设计,对文明的设计做了一个新的综合、一个新的解释。在这个新的综合里,他给了中国人真正的国家观念——国家的一个真正的、理性的、永恒的绝对基础。
  不过,古代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现代的卢梭和赫伯特??斯宾塞也给出了文明的综合,并试图提出真正的国家观念。那么欧洲伟人们所做出的哲学这种文明的综合,与作为儒教的哲学和道德体系文明的综合有什么不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赫伯特??斯宾塞的哲学没有成为宗教或者宗教的等价物,没有成为一个民族或国家大众可接受的信仰,而儒教则成为中国如此众多的大众的一种宗教或者宗教的等价物。这里所谓的宗教,不是在这个词的欧洲狭窄意义上使用的,而是在更为宽泛的普遍意义上使用的。歌德说:“唯有民众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唯有民众过着真正的人的生活。”现在,当我们在宗教这个词的宽泛的普遍意义上使用它时,我们意指的是一种有行为规范的教导体系,正如歌德所说,是被人类大众或者最少被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众,作为真理和约束接受的东西。从这个词的宽泛和普遍的意义上来讲,基督教和佛教都是宗教。在这种宽泛和普遍的意义上,儒教成了一种宗教,因为它的教导被认为是真理,他的行为规范已经被整个中国种族和民族当作约束,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赫伯特??斯宾塞的哲学即便在这种宽泛和普遍的意义上也没有成为宗教。这就是儒教与西方哲学的不同。
  那么,儒教与这个词的欧洲意义上的宗教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当然是欧洲意义上的宗教里面有一种超自然的起源和因素,而另外一个则没有。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区别,那就是:欧洲词义上的宗教教导人成为一个好人。而儒教做得更多:儒教教导一个人成为一个好公民。对一个人,不是单独的人,而是处在他和同胞以及国家的关系里的人,基督徒的问答集里这样发问:“人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而孔子的问答集《论语》中是这么问的:“公民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基督徒在问答集里回答说:“人的主要目标是赞美上帝。”孔子在他的问答集里回答说:“人的主要目标是做孝子和好公民。”接句话说,欧洲词义上的宗教说:“如果你想要拥有信仰,你就必须是一个圣徒、一个佛、一个天使。”而儒教说:“如果你是一个孝子和好公民,你就有信仰。”
  (摘编自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材料二:
  在过去,我们一直把儒家文化视为一种政治文化,视为维护封建政治统治的文化支柱。实际上,儒家文化在其本质上就不是一种政治文化,它不具备一种政治文化的基本素质。什么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首先是使用政治权力的文化。儒家文化是不是一种政治文化呢?不是!因为它对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德治”而不是“法治”。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兔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这里,它明确把“德”同“政”对立起来,说明它讲的不是“政治”,而是“道德”。它的意图是要以道德的力量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政治的取消论者,虽然它取消的不是执政之人,不是国家的政治权力结构,但它却反对政治家用政治的手段治理社会。作为一种学说,它是拒绝所有政治权力的干预的。显而易见,孔子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因素对于政治统治的必要性,但在他的时代,恰恰是由于政治统治力量的加强造成了整个社会关系的混乱,造成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造成了人民生活的痛苦。他的学说不是为了加强政治统治的职能,而是要用他的非政治的手段削弱乃至完全代替这些政治的手段。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孔子,对当时政治统治力量的加强做出感情上的对立反应,并企图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改善现实的世界,拯救正在沉沦着的人类社会,并提出了自己独立的一套思想学说,本身就
  (摘编白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无法阻止中国文明的毁灭,但挽救了中国文明的图纸和设计,使中国文明得以赓续,这是他的伟大功绩。
  B.孔子对文明的设计所做的新的综合给出真正的国家观念,形成了哲学和道德体系,并被整个中国种族和民族所遵从。
  C.欧洲一些伟天所给出文明的综合不能成为一种宗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综合没有成为大众可接受的信仰。
  D.儒家倡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立场鲜明地反对政治家治理社会,主张以道德力量来维系社会稳定。
  2.阅读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教可以规范人的行为并成为一种真理和约束的教导体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儒教就成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宗教。
  B.虽然超自然的起源和因素是儒教与欧洲意义上的宗教的区别,但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道德的力量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
  C.强大的政治力量造成社会关系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痛苦,这直接使孔子形成对政治统治职能排斥甚至否定的态度。
  D.孔子主张维系社会稳定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提倡“德治”,所以不能用政治学说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它。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的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五百余年间的诗一包括官方的、贵族的和民间的,筛选、精编成《诗经》。
  B.在中国,一个人通过他的邻居内心的正义感和时刻服从的道德义务感而得到保护,这是受孔子思想的影响。
  C.孔子“适周问礼”期间,曾观览周史之书,与他们讨论史记阳闻这为他日后修《春秋》奠定了基础。
  D.欧洲人用来维持文明秩序的是宗教和法律换句话说他们是由于害怕上帝和恐惧法律而保持者秩序的。
  4.请简要分析材料最主要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生分)
  5.同样是论证孔子对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两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对比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长翅膀的种子
  叶浅韵
  曲径通幽处,流水潺潺,野趣横生。鲜艳的花朵叫巴西野牡丹,鲜艳的红伞伞是美味滋补的高端食材,在云南普洱的万掌山林场,新鲜的植物与新鲜的客人互相问候,新奇与热情像雨后绿叶上欲滴的露珠。
  我们仰头细数一棵思茅松的年龄,十一,十二,十三……林业专家说,思茅松躯干部位上下两个枝丫之间是一个年轮,请大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