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8130字,答案扫描。

  台州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语文 2022.01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而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bǐn)千秋,那些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B.疫情给国际社会带来多重危机,吞噬(shì)了过去10年的减贫成果,南北“发展宏沟”持续扩大,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C.古城幸福驿站的启用,诣在营造关心、尊重新就业群体,全方位暖心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fēn)围,是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D.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信息泄露(lòu)现象,在不断地考验消费者对于数字经济本身以及平台的信心,《个人信息保护法》从法律层面彰显了国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凡是有灵气的作品是不可模仿的,因此原创的美都是一次性的,是不可重复的。这是匠人的局限,尤其是中国匠人的局限。中国与欧洲不同,她的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自古以来就不是采用集群性、规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依靠师徒传授制度。这种制度的局限性与落后性是了然于胸的。徒弟一般只能就地求师,很少有选择的可能性;他只许跟师傅依样画葫芦,不敢越雷池半步。【乙】师傅只能教他自己懂得的那点手艺,最后还得留一手;他没有横向联系,不知道现今这一行的最高水平在哪里?他也谈不上什么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这种桎梏下,一个人即便有了某种创造的天性,在徒弟阶段多半也被扼杀了!【丙】于是,陈陈相因,不断重复前人,也不断重复自己,成了匠人的习性,也成为了他们的宿命。只有个别的天才人物才有可能成为例外。这也许可称为中国的“匠文化”。
  (节选自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了然于胸B.依样画葫芦C.桎梏D.即便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
  B.作为著名学者、民主战士的新月派代表人物闻一多先生,其代表作《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C.未来要在改善需求、优化供给、强化服务,尤其是青年职业精神教育培训上下功夫,以解决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问题,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