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560字。

  古诗阅读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
  辛弃疾
  赵昌父①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②,且有秋水③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④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注】①赵昌父:与后文吴子似均是作者罢官退隐江西铅山时的友人。②褒借:褒奖,赞美。③秋水:指辛弃疾铅山居所中的秋水堂,语出《庄子•秋水》。④青山:李白之墓在安徽当涂县的青山,这里以青山代指李白。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句“我志在寥阔”,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和恢宏的气度,为有廖阔之志,自然有下文“梦登天”之举。
  B.词中写梦,充满豪迈的激情、神奇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其浪漫的色彩与至高潮处从梦中跌落的笔法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相似。
  C.梦醒后“人事底亏全”的发问,表现出词人人事难全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蕴含了词人虽有雄才大略却报国无路、有志难申的喟叹。
  D.结尾两句自我宽慰,既有眼前佳人可倾诉衷肠,复有窗外秋水月明之美景可供欣赏,将前文绚烂的梦境与满腔悲怀归于一片澄静。
  16.依据文本,分析词人梦境中“我志在寥阔”的表现。(6分)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  兴注
  杜甫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注】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因谏丢官,曾流寓陇右。这首诗写于此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