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100字。

  第四章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精讲
  表达技巧的理解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题型一 修辞手法
  知识储备
  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手法并具体解说,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通感、借代、双关、叠字。高考题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做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泛泛而谈。下面针对几种主要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
  类别 作用 示例
  比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赏析:梨花是洁白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梨花,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成为仙子的杨贵妃的美貌,还有“与温泉水滑洗凝脂”相照应
  夸张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赏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之长
  对偶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赏析:“无边落木”对“ 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
  比拟 使物人格化(拟人)或使人物化(拟物),使描写的人、物更形象、生动。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苏轼】
  赏析:诗人打算去山里,春风通人性,特意为之吹停下了下了很久的雨,运用拟人的手法新颖别致,饶有诗意,令人读来心情愉悦。
  排比
  使语言更有气势和节奏感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苏轼】赏析:词中加粗的这组排比句,展现了不同时刻行舟之景,以及词人的心理感受,且语言节奏明快,流转自如。
  借代 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赏析: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设问 开头设问,引入问题,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阿鲁威】赏析:以设问开篇,点明主旨,领起下面对三国英雄人物业绩的叙述。
  反问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赏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道出了历史的残酷及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
  双关 语义含蓄,发人深思,节省笔墨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赏析:诗中“晴”为双关词,一方面是晴天一方面是情感,这是谐音双关。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