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30字。
2022北京延庆初一(上)期末
语 文
一、基础??运用(共 17 分)
学习《诫子书》之后,班级将围绕“俭文化”出一期板报,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板报小组整理了三份文字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⑴-⑹题。(共 12 分)
俭文化??家训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既是长辈们庇护教导家族后人的训诫,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其中劝诫子女、兄弟、家人尊奉节俭、清廉、薄葬等内容的“俭文化”,是家训中比较常见的,也是家训中具有【甲】(蓬/篷)勃生命力和巨大感染力的内容。
古人认为“俭,立身之本也①其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②首先,“俭”是求学与为人之本;其次,“俭”是培
养君子品德的关键。三千多年来,先人以“俭”为美训示子孙,以“奢”为耻警戒后辈,使得传统美德中的“俭文化”,借助家训的形式【乙】绵(延/沿)流传,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⑴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庇护 pì 哺育 bǔ B. 庇护 bì 哺育 bǔ
C. 庇护 pì 哺育 pǔ D. 庇护 bì 哺育 pǔ
⑵文段中【甲】【乙】两处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篷 延 B.篷 沿 C.蓬 延 D.蓬 沿
⑶在①②两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① 。” ②: B.① ”。 ②,
C.①。” ②; D.① ”。 ②:
俭文化??文明
浪费还是节俭,这看似是个人的行为选择, 却照鉴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品质。在现实生活中,
, ,这些..都与社会文明背道而驰。节俭,在于“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在于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的自律自觉,在于重视公共利益的价值尺度……由此而言,我们要了解“一粒米千滴汗”的辛劳,要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者的付出,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道理。
⑷请你在文中横线处,用“有些人……; 有些人……”的句式补写加点词语“这些”指代的内容。(2 分)
答:
⑸对于插图中餐饮浪费的现象,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修辞或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 分)
A.落实“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口号可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只有践行才是正途。
B.用多点菜表达盛情的思想必须改正,否则等待人们的必将是追悔莫及。
C.大吃大喝就像洪水猛兽,如果不加制止,肯定会即刻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D.想想老一辈们忍饥挨饿受的那些苦,难道那些浪费粮食的人不感到羞愧吗?
俭文化??发展
小到一个人、一个家族,大到一个国家,我们要想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俭”。在当今社会,我们能否继承“俭文化”中的精髓,是关系到个人、家庭、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全社会要汇聚合力,培养勤俭节约的行动自觉。于个人,要倡导健康适度的生活方式,在厉行节约中涵养“恒
念物力维艰”的道德品质;于家庭,从一箪一瓢做起,懂得珍惜;于商家,要倡导理性消费;于媒体,要积极宣传勤俭节约的文明理念。“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节约毎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⑹语段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修改。(2 分)
答:
2.板报组准备把一副对联写在右下角作为结尾,横线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上联:治家有道克勤克俭,传 ② ;
下联:处世无误 ① ,承文明之风。
A.①同甘共苦 ②美德之训 B.①宜家宜国 ②美德之训
C.①宜家宜国 ②家训之德 D.①同心同德 ②家训之德
3.请你为板报组选择一幅书法作品,并从书体和内容两方面说明理由。(3 分)
甲 乙
答:我选择 ;理由 。
二、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
(一)古诗文默写(共 5 分)
4.⑴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⑵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⑶ ,切问而近思, 。(《<论语>十二章》)
⑷《夜雨寄北》中诗人设想回到长安与亲人秉烛夜谈的诗句是:“ , 。”
⑸《秋词》中弃“悲秋”之常情,立“喜秋”之新见的句子是:“ , 。”请再写出两句带“秋”的诗句
“ ”“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二)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完成第 5 题。(共 5 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