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190字。

  浙江省部分市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乙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 下列选文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父”,后来“君子”被赋予道德的含义,在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 “青”,是一种染料,指的是靛青,它比蓝草的颜色更深,现常用“青出于蓝”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C. 在古代,句中停顿的地方被称为“句”或“读”,文词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称之为“读”。
  D. 在古代,人们多求助于鬼神来治病,由此“巫”和“医”往往并提,“巫”主要以祝寿、占卜为业,也为人治病。
  11.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取之于蓝                     其皆出于此乎
  B.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耻学于师
  C.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 今之众人                     士大夫之族
  12.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文均为古代探讨“学习之道”的散文,甲文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乙文从反面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 两文的思辨色彩都非常鲜明,甲文先总后分,善用譬喻,乙文则先破后立,对比突出,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C. 两文的针对性很强,荀子看到人性丑恶,提出性恶说,强调后天学习,韩愈则针对社会上“耻相师”的风气。
  D. 两文的语言各具特色,甲文以整句为主,多对称整齐地表达,乙文则整散结合,语言错落有致,又取辟深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