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580字。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山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调研测试(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处理好人与水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在漫长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人水和谐,在尊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的基础上,建起了许多大型生态水利工程。“水利”一词,较早见于《吕氏春秋》,主要指防止水害灾难和利用水力资源的事业。重视水利,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历史特征密切相关。历史上,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要地位,而我国农业又以灌溉农业为主,对于灌溉、防灾等水利工程的社会需求较大,因而建成许多水利工程。比如先秦时期的引漳十二渠、芍陂、都江堰,以及完成于元代的京杭大运河等,在很长的时间里支撑着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的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我国古代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之所以能经受住漫长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保持满足人的需求与尊重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做到既保护自然又利用自然,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福建省的天宝陂始建于唐代,这座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位于河流弯道下游河势较高处,既可拦蓄淡水,又可抵御咸潮上溯。同时,利用弯道环流原理,水沙分离,引清水自流灌溉,在航运、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高超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坚持整体性、系统性的自然观,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看待。
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他强调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时刻都在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借以满足自身需求。自然界的运行,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人类生存发展发生作用。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是要在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中获得自然的回馈,而不是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
当然,自然界的运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方面,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在尊重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中因势利导,努力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将消极影响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摘编自赵渊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B.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都能智慧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C.福建省天宝陂的修建体现了坚持整体性、系统性的自然观,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做到在保护中利用自然,在利用中保护自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逐层深入、有序推进。
B.文章提及都江堰、天宝陂等生态水利工程,意在阐明其中所蕴含的高超生态智慧。
C.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以及事实与道理,互为补充,相互支撑,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引用恩格斯的话,旨在说明人类伤害自然最终必会伤害自己,应该顺从自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着深刻的实践,诸多水利工程的修建表明我国先民已能够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活动。
B.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的“水利”一词,不仅表明我国先民对人水和谐的思考较早,而且重视水利工程的效用。
C.我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能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原因在于限制人的行为,使得人的需求与自然规律达成平衡。
D.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时刻都在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遵循自然规律的运行就会避免灾难的发生。
山西省临汾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一)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中,个人与社会、家庭与国家,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相较于以局部利益为考量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排他的爱国主义,这种建立在一体宇宙观基础上的家国情怀更加包容、博大,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内涵。因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