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周测语文试卷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七周周测语文试卷.doc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八周周测语文试卷.doc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三周周测语文试卷.doc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十周周测语文试卷.doc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四周周测语文试卷.doc
高二语文第四周周测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5 分)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敏于事而慎于言 ①敏:机敏 ②慎:谨慎
B.质胜文则野 ①文:华美、文采 ②野:不受拘束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①喻:比喻 ②利:利益
D.迩之事父 ①迩:近 ②事:侍奉
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3.下列对《大学之道》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
B.课文提出的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与儒家的关于“入世与出世”的观点是相悖的。
C.朱熹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之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D.本文虽然充满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就有道而正焉 (2)文胜质则史
(3)士不可以不弘毅 (4)君子喻于义
(5)请事斯语矣 (6)颜渊曰:“请问其目。”
……
第7周 高二语文周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儒家强调“仁”,这个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被训为“仁从人从二,于义训亲”。这提示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涵,即社会性和群体性。李泽厚先生认为,“‘仁’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因此,儒家从一开始就不将目光单纯地投射到人的自身修养,而更强调对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义务承担,儒家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始终都是兼济天下,自我修养只是为兼济天下所做的准备,也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但同时,儒家又敏锐地体察到了人性的软弱与自私,因此,儒家不同于墨家的兼爱,而强调有差别的爱,不同于墨家的平等观念而强调秩序。这个秩序就是以亲亲为基础,以孝悌为纽带的具有等级差别的秩序,即“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形成了一个由远及近,以家庭伦理为基础,以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
不同于儒家着眼于社会性和群体性,道家更追求一种封闭性和稳定性,即所谓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类似于桃花源般的境界。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老子着眼于人的固定性与封闭性,既不赞许人的迁徙与流动,也不赞同人与外界有过多的交流,希望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格局中得到自然中的满足。此外,区别于儒家将人
……
8周周测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熹格物致知治学方法强调小时候从小事情、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去感知这个世界。即首先要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追其变换之源、运行之理,然后再逐步探讨大事情的变换之机。他强调学习是积累的过程,先把一点点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弄明白,然后才能实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贯通,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独到见解。他反对没有积累靠所谓的“悟性”一下子通晓天下大事的思想。没有积累,人不可能某天突然顿悟宇宙一切玄机。在南宋时期,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天就是“天”,没有人天真、傻傻地想“天”究竟是什么,它的边界在哪里。但朱熹“很傻很天真”,自五六岁起便为“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而烦恼。虽然朱熹到老都没有画出“天”的边界,但正是他对“苍天”的追问启发了对“天”起源的思考:“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二气……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朱熹的这一论述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其见识已经把当时人类的认知甩出几条大街,也让今天许多学了物理知识的人汗颜。无独有偶,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道:“我小时候很蠢,当别人都想当然地知道时间和空间是何物的时候,我却傻傻地不知道时间、空间是什么,我就一直想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对这些看起来很简单“很傻和很天真”的问题的思考,终使爱因斯坦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对人类文明
……
第10周 高二语文周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自行车去拉萨
王奎山
罗西在送儿子上大学的一个星期之后,在晚报上刊登了征集驴友一起骑自行车去拉萨的启事。罗西喜爱旅游,特别是喜爱骑自行车旅游。罗西早就想骑自行车去拉萨了。妻子问他,为什么要去拉萨?罗西说,有人问一个登山家,你为什么要登山呢?登山家说,因为那座山在那里存在着。罗西的妻子想了半天,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罗西。
罗西的启事登出来后,很快就收到了几个驴友的电话,表示愿意和罗西一起骑自行车去拉萨。几个人还一起推举罗西为召集人。罗西非常高兴,拟定了具体的计划,并且开始付诸行动。
罗西的妻子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罗西的妻子知道这件事之后,和罗西大吵大闹起来。罗西的妻子说,儿子才刚刚考上大学,光本科四年就得花多少钱?罗西说,儿子上大学的钱不是早就存在那里了么?妻子说,读完本科还要读研究生,读完硕士还要读博士。再说,读完博士还要找工作,还要结婚,还要买房,你想没想过,这些事得多少钱?罗西笑了,说,结过婚还要生儿子呢,生了儿子还要生孙子呢,你累不累呀?妻子说,我不跟你耍嘴皮子!只要儿子大学没毕业,只要儿子工作没找好,房没买,婚没结,你休想离开这个家。等儿子大学毕业找了工作,买了房,结了婚,你爱上哪儿上哪儿,你哪怕是去阿拉斯加呢,我也不拦你。罗西哈哈地笑了,照你这样说,我这一辈子不是卖给你啦?妻子说,我还卖给你了呢!人家马丽早就住上别墅,开上私家车了。马丽,是妻子的闺中密友。妻子还把
……
高二语文第2周周测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此后多以成语“秦晋之好”来形容两姓联姻。
C.“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师”,指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之一,以二千五百人为师。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泛指军队。
D.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文中晋侯、秦伯分别代指晋文公、秦穆公。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风乎舞雩
A.如会同,端章甫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B.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C.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走小路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可以兴,可以观 兴:激发人的感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