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020字。

  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上)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被看见”的全红婵
  马延君
  2021年8月5日,14岁的全红婵以刷新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东京奥运会十米台跳水冠军。
  鲜花和掌声随之而来,人们乐于讲述全红婵命运突围的关键点——一位乡村女孩,凭借惊人天赋被体校老师选中,进入广东省队,拿下全国冠军,奥运夺金。
  水花、烟花、闪光灯
  如果奥运会未曾延期,全红婵也不会站上最高领奖台。
  2021年6月,国家跳水队内部公布了奥运会出征名单,全红婵名列其中。而就在三个月前,她才刚和队友庆祝完14岁生日,达到了奥运会对参赛选手的最低年龄要求。
  得知消息,家乡的乡亲们准备好了。决赛日下午,全氏宗祠门前大电视摆在广场上,人越聚越多。全红婵的每一跳都引起一阵欢呼。最后一跳,少女如一柄利剑腾空而起,利落旋转,直直插入水中。迈合村彻底沸腾。东京赛场和湛江体育局,闪光灯一同亮起,镜头对准被教练高高举起的全红婵。
  赛后采访,全红婵“想去游乐场”,“想赚钱给妈妈治病”的发言与赛场上的沉稳表现形成强烈反差,频频登上热搜——家境清贫的少女,凭借天赋“鱼跃龙门”。全红婵因此成了“幸运之星”和“流量密码”。各地赶来的人在全家院子里外围了几层,拉着全红婵家人合影,网红举着手机挤进人群,试图通过直播涨粉。
  第一次跳跃
  湛江体校是全红婵的起点。2014年,启蒙教练陈华明前往迈合小学寻找跳水人才,他被正在跳房子的全红婵吸引。“跳得那么轻盈”,正式挑人时,他最先前往全红婵所在班级。
  在父亲全文茂印象中,女儿全红婵“是一个听话、懂事、温柔的女孩”。
  但在体校教练陈华明口中的她却是“性格很强的,小孩子们打打闹闹,没人能欺负她”。
  进入体校,最先训练的是游泳和体能。全红婵每次都率先跳进池中,室内训练时,她的动作最标准,从未喊累。在教练看来,她具有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前提——不畏苦,拥有强烈兴趣。
  2016年,陈华明的徒弟、运动员郭艺回母校执教。初次和学生见面,他就猜出哪个是教练常提起的全红婵。女孩的确拥有出众天赋,在跳水系统训练中,她比其他孩子更快登上三米台,接着又是五米、七米。正式训练不到一年,郭艺就提出让全红婵试十米台,女孩顺着狭窄的梯子蹭地跑上去,绕过五米台、七米台、站在最高点,没有犹豫,嗖地跳了下来。
  冲向最高点
  2018年是全红婵命运的转折点。陈华明和郭艺决定,让她到省队接受更专业的训练。
  在水平更高的广东省队,进入专业运动员行列,光靠天赋远远不够。熬过漫长枯燥的基础训练是首道难关,11岁的全红婵向郭艺求助,“训练实在太累了,我适应不了”。
  郭艺安慰她每天想着“先挺过今天,再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什么目标”。
  两年后,全红婵的训练初见成效,主管教练何威仪决定让她尝试2021年全运会。而在此前,她需先参加奥运选拔赛,积累大赛经验。
  第一场选拔赛中,全红婵拿下冠军,并因此入选国家队。但在三个月后的第二场选拔赛中,由于难度系数较高的207c动作失误,只得到第五名。为完成这一动作全红婵练习了九个月,直到首场选拔赛前才学会。赛后,何威仪发现女孩似乎被此动作困住了,“她每天爬上十米台,不停地练,正常每天跳五遍,她要跳十遍。”
  第三场选拔赛,全红婵再夺冠军,拿到奥运入场券,成为唯一没有国际大赛经验的备选选手。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大胆起用新人,也让其实现命运突围,直至冲向最高点。
  (摘编自《新京报》2021 年8月19日)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京奥运会延期,全红婵年龄刚好达标,这为她参赛并最终站上跳水十米台项目的最高领奖台提供了机会。
  B. 相较于启蒙教练的知遇与栽培、国家队领队大胆起用新人,跳水天赋才是全红婵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C. 全红婵的成名印证了何威仪教练“女运动员出成绩早”的观点,但其运动生涯还长,未来还是未知数。
  D. 全红婵成名后被追捧为流量明星,这可能会导致心智尚浅的她因此心态失衡,教练郭艺对此表示担忧。
  2. 下列对本文写作特色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聚焦新闻热点,以奥运会后的“全红婵热”为背景,多角度记录了全红婵成为奥运冠军背后的故事。
  B. 文章对全红婵运动生涯起步和攀登高峰过程的叙写,总体上按时间顺序、以纵式结构展开,条理清晰。
  C. “蹭地跑上去”“嗖地跳了下来”,文章以全红婵试跳十米台的情境,表现了她对冲刺奥运冠军充满自信。
  D. 文章的四个小标题各领起一个内容,从不同方面呈现了全红婵如何从一个乡村女孩成为奥运冠军的过程。
  3. 请结合材料,分析全红婵取得成功的自身因素。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因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