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50字。

  高2021级上学期周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走归汉。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聚兵井陉口。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B.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C.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D.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阴,古人把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叫阴,水北山南为阴,淮阴,指淮河的北岸区域。
  B.布衣,本指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可穿麻布衣服而不能衣锦绣,又借指平民百姓。
  C.足下,对对方的敬称,《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敢以烦执事”中“执事”也是如此。
  D.平旦,指天亮时间,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中“旦日”表示的时刻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韩信早年贫困,遭遇颇为不顺。他没能为吏,也不会经商,生活无着。
  B.井陉口一战,韩信设计偷袭赵军,派出两千奇兵,一举占领赵军营地。
  C.韩信巧用兵法,背水布阵,激发士气,使士兵们奋起反击,大获全胜。
  D.韩信出奇谋,泜水之战反兵法而用,擒获赵王歇,令将领们十分佩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8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6分)
  (3)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6分)
  (二)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长 城 谣
  席慕蓉①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②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